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让读写绘为第一二学段读写能力培养架起一座桥梁

2023/9/12 16:03:44  阅读:85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荷书社QHSS ,作者青荷

调查显示,第一二学段农村儿童在语文读写方面至少面临三种窘境:一是缺乏自读与共读的氛围和大量优质的书籍。二是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陪伴和专业指导。三是考试拔高了读写要求,学生难以适应。

如何运用读写绘,破解阅读、习作难的瓶颈呢?

一、利用图画书进行读写绘训练

1.故事转折处进行读写绘训练

一个好的故事,绝不会平行推进,作家会有意设置各种“拐点”,形成一波三折的情节曲线,吸引读者持续阅读下去。而阅读者,也会在出乎意料中,享受着探险般的阅读体验。在图画书创意读写中,经常会有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比如故事中的关键、高潮或结局,引导孩子们猜想各种可能性,促进儿童阅读力、思考力和言说能力的提升。

在《大脚丫跳芭蕾》一书中有三处转折,第一处是大脚丫兴高采烈到大都会剧院参加选拔赛,但还没机会展示她的舞姿,就被评委们惊呼“脚大的像船”赶下了台;第二处是大脚丫受挫后决定不再跳舞,转而在餐厅当起了服务员;第三处是餐厅里播放起芭蕾舞曲,大脚丫跟随音乐穿梭其中,她优美的身姿吸引了许多人来,其中包括一位乐团指挥。第四处是这位乐园指挥邀请她到曾经去过的大都会剧院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几位转折时,主人公大脚丫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书中并没有一一交待,学生可以在对应的画面处补充。

2.文本留白处进行读写训练

图画书文字简洁,没有繁琐的叙述,往往一词一句包含万千气象,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意涵丰富的词句,也是很好的创意写话点,依托已有的图画和文字线索,编写完整的故事,是学生很乐意去实践的。

《母鸡罗丝去散步》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浓缩句子,只提供了主角之一的活动路线,没有丝毫悬念和波折,如“母鸡罗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绕过池塘”“绕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按时回到家吃晚饭”,可图画提供另一条线,一路上有只狐狸紧跟着它,几次差点吃了它,可以说母鸡经历了生死考验,学生完全能借助一幅又一幅的图画,编出有相似的结构的故事,最后串成完成的冒险故事。

3.图文互补处进行读写训练

很多图画书,文字故事非常简单,有的页面是一个短句,有的页面只有一两个词语,但是画面却有着丰富的细节,几乎每一个页面都有一个甚至多个有趣的故事。文字提供故事发展方向,

进行细腻描述,图文互补,共述精彩。《蚂蚁和西瓜》就是这样一册引人入胜的绘本。让学生化身为其中的一员,站在蚂蚁的立场来讲故事。

4.细节描绘处进行读写训练

学生非常善于搜寻画面中的细节,把画面读通,读透,从中读出更多的乐趣,每一次的细节发现,都不亚于一次有趣的破案。在图画书读写课堂上,很多时候,那些有趣的、有味儿的细节,恰恰是孩子带着老师去发现的。

《我的幸运一天》,故事讲述了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在家里修爪子,准备出门找午餐,忽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原来小猪找错了门,误把狐狸家当成朋友兔子家了!小猪看到开门的是狐狸,吓坏了。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个页面,把作者的图画细节用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小猪冷汗都飙出来了;眉毛都跳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嘴巴都吓歪了;耳朵都快飞起来了;毛竖起来了;腿都站不直了;小便都拉出来了(地上那滩阴影)……

小猪会被狐狸当午餐吃掉吗?学生当然不会愿意故事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于是他们运用智慧,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自圆其说,让小猪脱险。

5.结尾延伸处进行读写绘训练

作为老师都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去探寻更大的可能性。优秀的图画书,也会有这样的结尾安排,留给读者想象新故事的线索,读者会依循这些线索,创编出与原故事主旨、意趣契合的新故事。

《疯狂的星期二》最后一幅图上,一群猪出现在天空,学生们可以根据前文青蛙的活动,创想出这群猪在第二个星期二晚八点,有哪些疯狂的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第三周,第四周星期二晚上,谁又会出来活动,干些什么?用连环画的形式呈现。

此外,还可以在文字设疑处、细节描绘处、语言反复处进行读写绘训练

新课标背景下

用好统编版教材的好帮手

谷里新书上架

二、利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读写绘训练

1.选择优质书籍进行阅读

二年级开始,学生对篇幅比较长,文字相对增多的故事类书籍表现出兴趣来,从众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类作品中筛选冷僻词汇少,两百页以内,故事情节发展比较快,人物形象比较鲜明,没有生硬说教大道理的书籍,作为备选书籍。如:

幻想类:《猫哈拉商店》《535日》《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魔法师的帽子》《时代广场的蟋蟀》《绿野仙踪》《教堂老鼠大冒险》《虫之语》《飞鼠萨米历险记》《外公是棵樱桃树》《如意潘趣酒》《女巫的故事》

成长类:《海龟老师》《我不是胆小鬼》《古灵精怪动物园》《童年河》《草房子》《亲爱的汉修先生》《蓝色的海豚岛》《十岁那年》《我的跑道》

动物题材类:《忠犬八公》《灵犬莱西》《狼王梦》《驯鹿六季》《西顿动物小说集》《驯鹿苔原》

战争题材类:《将军胡同》《正阳门下》《电车上的陌生人》《安妮日记》《数星星》《养家之人》《战马》《火印》

2.对阅读过程进行指导

在导读中激趣,让学生做简单的阅读计划;在阅读推进中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或阅读单记录阅读中的发现,并适时进行阅读策略的渗透;在阅读分享活动中就书本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最突出的特点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指导学生进行一两项创意写绘活动。

学生每天至少用30分钟的时间阅读这本书,第一遍阅读时可以边猜测边读故事,初步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第二遍阅读时则要适当批注和勾画,把阅读的发现填写在阅读单上,并在共读课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第三遍阅读,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进行专项阅读,还可以去网络中查阅相关资料,或者阅读相同题材的其它作品等。

此外,在开启一本新书的阅读之前,每位同学给家长发一张邀请卡,邀请家长和自己一起阅读这本书,阅读时,通过微信小打卡记录阅读的发现和疑惑,分享阅读的照片和朗诵的片段。

3.绘制思维导图对阅读过程进行监控

绘制圆圈图(梳理文本内部结构):由一个小圈和一个大圈组成,小圈是核心主题,大圈是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它看上去简单,却是头脑风暴的神器,写得越多,思维越发散。

如《我的跑道》一书的结尾写到主角“幽灵”上了百米比赛场就戛然而止了,与此相似的是《像一株野蔷薇》一书中,主人公胡二毛走进毕业考试教室,作家常常给我们留下悬念,这样开放式的结尾尤其适合学生头脑风暴,可以绘制个人的,小组的,集体的圆圈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绘制气泡图(围绕核心词的发散思维):有一个中央主题,再由中心向四周发散出多个气泡。从中央主题词开始联想,再根据绘制的气泡图,展开描述,有效锻炼思维,又能提高表达能力。

如《将军胡同》一书的人物形象众多,利用气泡图分类梳理不同人物的长相、穿着、性格、爱好、做过的事,就非常形象直观。

绘制树状图(主次内容的分类):像一棵树一样,有树干、树枝、树叶,分别是主题、分类、内容,适用于信息量大、知识点多的对象,是绘制整本书的思维导图最常用的方式。

如学生阅读了动物类的三本书后,就可以绘制树状图对三本书中写到的动物、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经历,还有写作特点等进行横向比较。

绘制流程图(梳理文本内在的逻辑顺序):适合于科普文本或人物传记,说理类文本,能帮助学生明确事物发展变化顺序,作者设想和推理过程。

绘制韦恩图(比较不同人物、故事或其它):将不同人物形象、同一人物不同时期形象、情节前后变化等进行对比。这不仅能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深化对书籍主题思想的探究。《西游记》《哈里·波特》等适合这类思维导图。

绘制情节梯(情节绳):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一种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内在逻辑,就整本书而言,常用于故事情节的绘制。

在《马克的完美计划》《驯鹿苔原》《海底两万里》《木箱子里的广告大王》等书中,主角一直处于移动状态,故事的情节也是一波三折,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流程图(课堂上称作故事地图或情节绳),把人物活动、关键事件和地点梳理清楚。

三、借助课本中的儿歌、童谣、古诗进行写绘的训练

1.引词说句、绘图

将积累的词汇或句型,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例如将“又……又……”“越……越……”“静静地、轻轻地……”“……从……”等,运用于简单的语言描绘或儿歌创编中。此种方法适用于写绘练习的起始阶段,简单中有目的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仿写学句、绘图

儿歌、童谣短小精干,有固定的结构,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模仿着写句子,再把想象到的画面画下来,就成了写绘作品。

模仿力强,想象力丰富是低段儿童的显著特点,结合儿童爱模仿的天性,仿写成了课文与写绘结合的有效方法。当然如果要让孩子理解仿写的方法和教师的意图,需要引导孩子充分地朗读和理解文本,在课堂上进行口头仿写的示范和练习,再在课后运用到自己的写话中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

3.补写扩写、绘图

根据儿歌、童谣创设的情景,补充相应的情节、内容和场景,使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4.改写明意、绘图

在充分理解古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把诗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景象,或者诗人做过的,说过的故事写下来,绘出来。

5.诗歌创编、绘图

诗与儿歌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当学生弄清了诗歌中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了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他们便会热衷于对诗歌的结构模仿,这样的写话形式简单而且有趣,当然我们不能过度地要求孩子运用对仗、押韵等诗歌创作的方法,重点在于兴趣的培养。

四、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读写绘训练

刚入学的的孩子,会写的字少,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口头表达内容却比较丰富,画画似乎没有什么障碍,在借助写绘单进行实践时,老师设计话题,学生口述家长记录,学生配画。到一年级下期时,学生就能自主完成这样的写绘作业了。

例一:

主题:如果红绿灯和交通警察罢工了

提示语:亲爱的孩子们,在车的世界中,我们认识了好多的车,如果有一天你上学时发现它们都开到了十字路口,却没有红绿灯和交通警察的指挥,哇,街上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请你发挥想像,画一画吧!

支架:早晨我来到十字路口,看到了许多的车停在那里,有的( ),有的(               ),还有的(                )。司机们都特别的急,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看来我们都离不开红绿灯和交通警察呀!

例二:

主题:我为汶川车厘子代言

提示语:又到了汶川最有特色的大樱桃成熟的季节了,一起去果园或者水果市场看看吧,把丰收、采摘的画面,或者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闹场景画一画,写一写吧!

支架:汶川有一个条一年四季都特别热闹的水果街,那里四五月份有(

),七八月份有( ),九十月间还有(

)。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大樱桃,有的像( ),有的像(             )。游客们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我也迫不及待地拿一个大樱桃放进嘴里,真( 呀!

最后,请你为汶川的大樱桃代言,设计图文并茂的广告语吧!

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写绘练习还有:“我最爱的电影”“吹泡泡”“今天去逛超市”“快乐的下午茶”“美丽的西羌文化街”“创意树叶贴画”“创意水果节”“趣味运动会”等,通过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实践质和量。

转自:“我在小学教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