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作业 人人体会成功
2023/9/12 15:00:21 阅读:66 发布者:
分层作业 人人体会成功
——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作业分层设计学习案例”学习交流活动
为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分层优化,因材施教,实现人人发展。2023年9月6日,内黄县第七实验小学在魏校长的主持下,各年级语文组开展了《小学语文分层作业学习案例》学习研讨活动。
一年级老师通过研讨指出:分层设计作业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本质上是分层教学的突破口,是新课程理念下新教育理念的体现。它代表着教师突破与学生单边交流、硬性灌输,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双边交流、互动生成。这种突破是教师的主观突破,具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发地、自觉地完成自我理论体系和实践操作的更新升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
二年级老师一致认为: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也要突出内容的实践性,让学生们能够从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升级的角度出发,使其充分融入到生活情境当中,激发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致。同时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年级老师探讨的结果是:分层作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确定其必须掌握的知识层次,并能够熟练运用、融会贯通,方能为后面的选题做好铺垫,也更容易暴露出不足并补充改正。
四年级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一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作业合理分层布置;二是把握作业难度,分难易程度布置作业;三是评价有针对性,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四是丰富作业布置类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通过“课前预习学效率,课中导学搭支架,课后分层促发展”这一系列教学实践措施,切实发挥了作业的育人功能。
五年级老师研讨指出:要让学生们做好充分的预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预习内容应各有差异。例如针对一些学习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要增加预习量,既包括生词的准备,也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以及文章把握等预习任务;而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只要求他们对课文进行多样化阅读即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尽最大能力的情况下达到预习的最优效果。
六年级老师的意见是:“分层作业”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作业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内容、形式上,都要进行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如在课堂上就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同学回家继续背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文,后进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宽限点时间。
总之,教师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巩固与吸收及对学习兴趣度。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仅要从作业难度、作业数量、作业创造指数等维度,对作业进行充分设计,力图事半功倍,还要建立健全作业下达机制。设计与实施,双管齐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稳步提高。
转自:“内黄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