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有“为”方可见,行动见未来——监利市实验小学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新课程教学改革行动序曲

2023/9/11 14:23:13  阅读:71 发布者:

“为”方可见 行动见未来

监利市实验小学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

新课程教学改革行动序曲

走在一起是缘分,

一起在走是幸福!

新学期,新目标,

新方向,新起点,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率先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沿!

最美遇见,指引方向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此背景下,全国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中国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在整个教育改革的系列举措中,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显得尤为突出。20223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与之配套的《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明确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绘制了学校的育人蓝图。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启,让教师成为落实新课改的关键,让课堂成为新课改的主阵地,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为解决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的“痛点难点”,找到国家育人“蓝图”与学校育人“施工图”的关键落点,激发基层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的机制创新力及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内生动力,引导校长、教师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育部于今年5月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全面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五大行动计划及14条具体行动部署,为我们全面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清晰的行动方向。

湖北监利市实验小学教育联合发展共同体作为教学改革的探索团队,为将新课程教学变革行动落在实处,于6月开始策划暑期教师研习工作坊三部曲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率先响应课堂教学改,探索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被动地学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从教师的独白转向教与学主体的多元对话,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生命的全面成长,当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先行者。

曲一:骨干先行——

专家引领,赋能蜕变

想要做好教育,站稳课改的新讲台,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时俱进的学习、专业能力的提升,才是老师得“心”应手做教育的王道。

2023810-11日,监利市实验小学教联体遴选出30名骨干教师、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率先开启了一场以“从现在开始,看见未来”为主题的先行探索之旅。学校特邀贵州省特级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首届认证教育引导师杨咏梅及团队成员进行全程专业指导。监利市教育局副局长李爱梅、教研室副主任胡思礼参加了活动。

开场即是高能,这是一场与众不同,全程烧脑的培训。六个骨干研学组和观察组在杨咏梅老师的引导下,采用自学、合作、交流、共享等方式,通过“开场导入与能量活动——小组团队建设作品共创展示--用表现性作品完成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行动方案的研读——结合行动方案分析学校实施行动方案的优势、挑战--为学校推进新课改建言献策--工作坊学习经验的回顾与反思”六个研习活动,深度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结合学校及教师实施新课改的实际问题展开关联性分析思考。老师们在系列的“做中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的教法与学法在教师培训中的落地转变,在研学文件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做中学”的学习过程。同时深刻感受学生的高质量自主学习需要教师提供许多支持性学习工具,如:学习公约制定、阶梯书学习笔记、表达思维工具PREP、肢体语言助力记忆、澄清式问题设计、思维导图的运用、多元评价方式、走走看看回顾反思、拼图式阅读、循环式评价、多样化的反思活动等。

这种培训形式即是我们课堂改革最真实的范例!它不仅让课堂教学变革有了可见的方向,更有了可操作的具体方法。

在课后反思中陈睿老师说:今天的学习令我感觉像喝了一杯气泡水,炎热的夏天顿感舒爽清凉。唐九萍老师说:今天的培训令我感觉像喝了一杯沁人心脾的茶,细细品味,会有回甘!

就连我们一直比较沉默的田锋老师也一语惊艳四座,他说:如果把今天的培训比作一节课的话,那应该是一节语文课,有听、说、读、写、思。大家的参与度也非常高,如果我们的课堂是这种氛围,那么实验小学是我们监利乃至更大的舞台最闪耀的一颗星!

曲二:全员转培——

追光前行,聚力成长

(李爱梅副局长与杨咏梅老师

在培训现场交流)

(杨咏梅老师与实验小学

王红梅校长在讨论)

如何实现新课程教学倡导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我们三部走的第二步就是骨干教师转化培训活动。让种子队伍的老师们先学先行,自己体验当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入老师培训课堂,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变化呢?刚参训完的30位“种子”老师承担起了开学前教师暑期研训的引导式转培重任。他们在杨咏梅老师的教学支持下,经过半个月的学习、反思、沉淀、内化,初次担任转培引导师角色。在开展全面、持续、动态的教师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整体布局及参训教师的个性差异,设计了全校培训计划:将首批30位种子教师分成4个引导师团队于825-28日开启了为期4天的全员转培,推动全校老师全程体验“启发、互动、探究”的参与式学习,以驱动性的学习任务,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中去体验新课改,看到新课改课堂教学变革行动在真实教学中实现的可能性,思考如何将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工具迁移进自己课堂。杨咏梅老师及监利教研室各科教研员全程观摩指导。

此次转培活动通过骨干先行,辐射引领,带动大家内化吸收。这种即学即用的教师学习方式,于转培教师而言,他们快速地进入了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状态,在转培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历教学变革的蜕变考验,为学校新学期的课堂教学变革实践开好头、起好步,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同时在转培过程中,骨干教师们也极其深刻地看到自身的变化与超常发展。“过去,我认为我的教学水平与今天的引导老师差不多,今天看到他们的现场表现,让我感受到我们的差距是巨大的!”来自参训教师教师的反馈与现场的教师学习产品和全体教师的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让这些先学先行的老师们有了极好的成就体验和对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认同。于其他教师而言,因为先行教师的快速变化,让他们看到了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能性,从而激发了大家想付诸下一步学习实践的信心与动力!

转培成为学校执行教学变革行动具有程碑式意义的研修;也是一次拒绝躺平,全员卷入的行动变革;更是一场干货满满,方法、工具实用的现场演示!

为了让老师们再次体验这种以启发、互动、探究为特征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如何在真实的学科课堂中行走,在每个团队参加了研习工作坊的第二天,学校安排了观课、议课活动。

老师们在观看贵阳市尚义路小学邓涵轶老师执教的科学视频课《弹力、弹性》后,引导师抛出了议课问题:这节课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在这节课当中,你看到了教师有怎样的教学理念?这节课呈现了哪些重要的教学环节?这节科学课与我们的课堂有什么不同?哪些做法可以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一次,老师们更加与众不同!培训的成果在每个人的表现中自然生发,观课老师带着明确的任务观察课例,大家主动参与,熟练运用各种学习工具与策略分析课例。每个参训学员人人在变化,人人在贡献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智慧!每个人都在倾听,也在被他人听见!每一个“我”都不再是昨天的“我”。对比往日的同类活动,观课的理念不同(教师是敏感的评课者,课堂的味道与品质,一线教师最有体感)带来了主体的不同、方法的不同、研修产出的品质不同。一切变化都在于我们赋予了评课者的机会与权利,给了他们明确的研究方向,所以产出了可见的高质量议课成果!引导的老师课后惊喜地说:“说着说着我们就不见了,因为参训的老师们有了转化应用的能力!”我们欣喜地看见了经过培训的老师有多么的不一样:大家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些自如、多了一种洞见、多了对自己的积极期许!

这种有深度思考和多元思想表达的研讨,这种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式达成的智慧汇聚与逻辑梳理,才能形成高质量的产出!研修的流程设计就是要引导和激发研究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智慧生成!这是素养本位教育的灵魂所在!它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素养立意的教学设计有多么的重要!因为有高品质的学习任务卷入,才可以让学习向更深处发生;因为有了对学习者的重新定位,才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学习者自身就是资源贡献者、创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去激发更多智慧,把每一个“我”都变成了强大的我们!

曲三:一校一策——

因地制宜,行将致远

研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行动!我们的研修设计不仅停留于对文件的深度研读,更重要的是要全体教师站在国家教育改革的高度,把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综合分析学校、教师落实课改的基础条件、差距,为学校制定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行动规划提出有效建议,以形成高质量的学校教学改革行动规划,为此,我们设计了头脑风暴活动,请大家通过个人思考、小组讨论,用卡片书写以下讨论共识:结合文件要求,学校的有哪些具体优势?最需要改进的问题是什么?老师最需要提升的能力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具体行动来落实?在四场的培训中,每一个实小老师均聚焦文件,站在一个普通老师的角度对学校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如,开齐开足科学课程,提升老师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素养,完善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减少政务性工作,加强奖励机制,加大青年成长营的培训力度,加大兴趣班的投入等,其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发展在每个团队的的反馈中都位居第一。

基于全体老师们的反馈,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了学校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及对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建议,在大家共思共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一校一策”的学校实施教学改革行动规划。这一规划的核心就是培养能实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师群体,通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打通老师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之间的阻隔通道,通过教的方式变革去实现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让教师站在专业成长的中央,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教学创造的主体,习得评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提高协作团结、沟通对话、复杂交往能力。通过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重建,去真正改变当下实小的课堂教学,做到因校制宜,更好地助力学校把国家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实小的育人“施工图”,从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变革实践入手,培养能带动监利实验小学教联体共同发展的教师群体,以此团队为核心,带领监利市实验小学教联体脚踏实地地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攻坚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考试命题、综合素质评价等难题,以此为突破点,将其变成一个落地、可行、基于证据评估的具体实施规划。目前,在教师参与式决策的活动中,持续三年的规划框架基本形成。一次系列的学校教师研修活动,高质量地实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落地启动的“三部曲”,“三部曲”的研修设计实现了深度学习、实践运用、联系实践、制定落地规划的高度关联性。

五场“卷入式”的研修活动带来的不仅仅是活动形式的改变,更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教改方向的引领、参与意识的唤醒和教育行动的跟进,它为我们吹响了教学改革行动的号角。9月,我们将启动“引导型教师行动学习项目”组建,在全校招募新课程教学改革“行知班”的首批自愿践行者,在专家团队的助力下,以“引导型教师行动学习项目”的为抓手,全面开启支持第一批教师志愿者专业学习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实践考核与进阶式学习相结合的全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研修模式,深入开展以“启发、互动、探究”为特征的引导式教学实践研究,并力争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形成汇聚监利实验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研修成果集!

满天星光沿途散播,长路尽头总有灯光。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监利市实验小学的教师们必将博采共蓄,践行用中学、做中学、创中学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探索、调整、迭代教师研习方式,笃思躬行,用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和具有国际水平的本土教育实践,让学生在素养导向的高质量课堂学习中,获得受益终身的稳定素养,有准备地去迎接未来的不确定性,成就自身、家庭及国家的美好未来!

前路风新日暖,万物皆可期待。

越过山丘,美不胜收。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

转自:“知行教师科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