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信息”
“科技”引领未来
2023义乌市小学信息科技暑期业务培训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义乌市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做好从信息技术到信息科技的转变,2023年义乌市小学信息科技暑期业务培训暨“三新”备课活动于8月28日在义乌市稠州小学举行。
全市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内容涵盖专家讲座、三四年级新教材解读、五六年级新教材解读、项目化教学案例分析四个板块。
01
赋能,笃行致远
开幕式
活动开幕式由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廖丽鸳老师主持,现场大咖云集:不仅有义乌市教育研修院朱华英副院长、原义乌市义教段信息科技教研员张永光老师、义乌市稠州小学余悦森校长,还有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李艳教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邵红祥老师。
(一)
落实课程标准的核心要义,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李艳教授在精彩的开幕式后为大家作《新课标背景下基于大概念和单元整体设计的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设计与开发》专题报告。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李艳教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的解读都十分透彻。
通过讲座,老师们明确了学科大概念与6条逻辑主线间的关联,获益匪浅。李艳教授还指出教师们应在关注有形单元和隐形单元的过程中,通过宏观视角(望远镜)向外扩展和微观视角(放大镜)向内深挖两种思维方式开展单元整体设计,见解独到。
-“望远镜”和“放大镜” -
(二)
聚焦学科素养,注重算法思维。
李艳教授的讲座后,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小学信息科技教研员邵红祥老师作《聚焦学科实践 落实核心素养》报告。
邵老师从教材编者视角出发,对算法的本质和算法的育人价值这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邵红祥老师不仅为老师们开展算法教学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很多的实用策略。
- 算法教学 -
02
求索,助力教学
(一)
三四年级新教材解读
“教师之美、学生之美、美美与共。”
义乌市新丝路学校谷爱燕老师交流的主题是《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浙教版信息科技三四年级上册教学建议》。谷老师指出教材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大单元、主题式、综合化的设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融合在线学习、在线生活、在线安全,助力学生成为时代新人。
教学是一项动态发展、充满创造力的活动,要立足学生的起点,着力每一个节点,提供支点,将结点作为下一阶段的起点,如此循环往复才能抵达教学的妙境乃至化境。
- 学科核心素养 -
(二)
五六年级新教材解读
构建多元立体信息科技教学资源,为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腾飞提供全方位的助力。
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陈纯庆老师交流的主题是《问题驱动 聚焦算法 形成思维——浙教版信息科技五六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他首先介绍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梳理了五六年级教材框架、相关大概念及内容架构,然后结合实践经历,从算法概念、算法与问题的联系、问题的选择、教学节奏、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的规范性等方面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建议,让老师们可以更好地开展信息科技的教学。
- 开展教学 切实可行 -
03
提升,高瞻远瞩
项目化教学案例分析
教研员廖丽鸳老师与大家不吝分享了自己收集整理的各类项目化教学案例。
廖丽鸳老师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从“技术教学”转向“科学教学”,突出信息科技课程“科”与“技”并重的特点,真正发挥信息科技课程的育人价值。
廖老师还建议老师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并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用大单元大概念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课标精神实践转化的路径。
最后,教研员廖丽鸳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师,廖老师希望义乌市全体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群策群力,贡献智慧,积极迭代,让信息科技这门新的学科走得更快、更高、更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完善,每个科目的教学理念都需要转变。
本次学科研训活动着眼“赋能”,立足“求索”,追求“提升”,堪称义乌市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师们暑期的一场甘霖。
转自:“义乌市稠州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