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优胜选手的教学阐释分析,多数都有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名师、特级教师的专利吗?不,一个普通的教师也需要有教学主张。
教师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可怕的。没有教学主张就意味着没有对教育的自主性认知和自觉性思考,就没有自己的判断和思想。这样的教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照本宣科,就是上行下效,就是人云亦云,就是集体无意识。可怕的是,这样的教师会奉教科书上的知识为圭臬,以为那就是学生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学习的全部。所以,他们会让学生一如既往地背诵历史教科书上写着的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被别人总结出的“历史意义”,他们会让学生背诵每一篇课文,他们会传授一些足以令其骄傲的考试窍门……他们很享受从前私塾先生的那种权威和居高临下。
一线教师直接面对的是教育对象学生,肩负了启蒙的重任,如果没有自己的教学主张,何以启蒙?何以成人?我们知道,并非与众不同、另辟蹊径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才是“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自己的”思想不是胡思乱想,“自己的”主张也不是乱放厥词,而是在经历了吸纳、判断、甄别、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自我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所秉持的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知识教学还是思想启蒙,都呼唤有思想有主张的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的教师是无法胜任的。
基于教师自身的个性特质,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进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成长为富有个性的教学名师,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大量实践表明,教学主张是教师教学的独特视角,是教师教学创新的探测器,更是形成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的基石。可以说,教学主张是推进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专业生长点。
成熟的教学主张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师教学的深度和高度,防止教学同质化和平庸化。新课程实施以来,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活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较好地体现了对学习主体的尊重。但听课后常常感觉缺少一种荡气回肠的味道。比如,以“串问”代替“串讲”,课堂上缺少独到、深刻的体悟和发现,学生收益不大;课堂讨论十分热烈,但没有高人一筹的见解,致使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层次上徘徊不前,等等。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缺乏独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主张。
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本就是常识之见,大家都明了这一常识,乃学生之幸,教育之幸,国家民族之幸。
以下是几个普通教师提炼的教学主张,供参考。
【案例1】“巧”语文(陈瑜)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基础工作呢?那就需要开动我们的智慧,在我们的课堂中“投机取巧”。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来源于对学生的了解,来源于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灵活运用,来源于经验的积累,来源于知识的丰富,来源于对教材的充分把握。
我的“巧”语文的教学主张包含:检查预习巧概括——抓住词语巧赏析——着眼语用巧训练——回归课文巧累积
总之,教学机智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精深的思维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还要求教师有乐观的情趣、开朗的胸襟、幽默的性格、丰富的阅历以及强烈的事业心;优秀教学机智它时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才会将课堂演绎成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小世界──有和风细雨,有凉风习习,有浪花点点,有激流澎湃,这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精彩的课堂。
我的教学建模:原味朗读—引疑求理—美味品词—真味互享—悟道生情。
【案例2】价值数学(徐力韵)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在多年的思考和实践中,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人人有价值地学数学”,才能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小学数学教学究其本质就是一种价值数学的教学。
我的价值数学的教学主张主要包含: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地学数学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断创设小学价值数学教学情境,构建小学价值数学教学模式是我的追求。价值数学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授受,也不是一种种技能的训练,重要的是种意识,一种思想的滋润。
【案例3】坚守学生立场(钱兰英)
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以外,首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教给学生道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等。而传道,是处于首位的。教师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师者,不仅是美好价值的坚守着,弘扬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真”的追求者,“爱”的践行者。
我的教学主张就是:坚守学生立场。
主要包括:英语学科教学,承载着德育的使命:
我们的学生处于花样年华,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在日常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背后的隐性内容的挖掘与渗透。在教学中,对待学优生和学困生都一视同仁,不歧视,不抛弃学困生,对他们付出更多的辅导与关爱。作为学科老师,这是一种天长日久的平等教育,“关爱”的传递。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与坚持。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坚守着学生的立场,始终不忘传道,授业,解惑的本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需求,想他们所想,进行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我深知,要做到始终坚持学生立场,在教学中时常关注到学生的需求,不是很容易的。在考试指挥棒的引导下,有时还会做些妥协,但是我觉得老师今日的坚持和观念,始终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影响。我们希望学生既成“人”,又成为和谐发展的“才”,为了这样的教学理想,我会继续努力。
教学建模:关注学生需求,尊重教材,勤于反思,创生精彩。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