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中心党建·教研】指导促提升 润物细无声——杭锦旗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入校指导
2023/9/4 15:00:45 阅读:67 发布者: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为更好的落实“双减”,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在课堂中的运用,帮助年轻教师快速站稳讲台。2023年4月24日到28日,杭锦旗教研中心的语文教研员王月老师在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指导。
每节课前,王老师都会用一下午的时间帮助几位青年教师梳理思路,在自己备课的基础上给予完善意见,针对目标的达成细化环节。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如何在课堂中把知识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双线推进,王老师给出了特别细致的讲解。利刃需不断打磨,而一堂精彩的课也需要千锤百炼、取长补短。听课后,组内老师及时和王老师进行了多方面交流和讨论,积极思考、研读教材,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同时,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着眼新教材,立足新课标,青年教师能够做到理念先行,不断钻研。组内每一位老师都受益匪浅,正可谓是:听课长智慧,研讨促成长。
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各抒己见,交流学习氛围浓厚。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年级两位年轻老师的授课后,王月老师利用课间操短短的半个小时将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及时完善了教学设计,为一年级语文教师呈现了一节关于古诗赏析式教学的示范课,显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为老师们提供的新的教学思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得王老师在如此仓促之下上出精品示范课,实在令人敬佩。
王月老师肯定了实验小学年轻教师的领悟力与钻研劲,表扬了她们课堂中的闪光点和巧妙之处。同时,她还借反复研磨、推敲的《古诗二首》为例,告诉老师们学习古诗的两个方法:造境和还原。在古诗教学中,不要把古诗支剪的支离破碎,而是要以读促讲、以读促悟,在教学环节走不动时回到古诗,在诗中寻找答案。古诗还有别于其他文章,我们要做好积累与传承,在慢慢的学习与感悟中,帮助学生学会古诗的鉴赏与品读,从而最终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本次指导不仅是对年轻教师的助推与帮扶,也是对实验小学整个语文组低段教师团队的提升与成长,这是我们静心研读课标、深读教材、潜心研究教法、明确方向的又一新的里程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践行新理念、探索新路径,做实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转自:“杭锦教研在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