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听课

2023/9/4 11:33:15  阅读:64 发布者:

听课

听课就是听老师讲课,“听课者”在这里指的是同为教育工作者的同事、领导和专家等。也就是说,“听课”是老师听老师的讲课,老师听老师的教学。听课是研讨教学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怎样听课效果最佳,既有利于听课者,又有利于被听课者,更有利于学生?

一、做好听课前准备

1.掌握方向。熟悉本节课的教材,明确三维目标,领悟课标对内容的具体要求;了解编者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析教学重难点;掌握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等等

2.带着问题。自行设计一下课堂教学的大致方案,明确一下重点和难点。甚至是疑惑的问题;了解听课班级的教情及学情,设定几个疑问;等等。

二、认真听、仔细看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听课要听教师的“讲”,更要看学生的“学”。

1.听。听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讲得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启发是否得当,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课堂教学氛围如何;等等。

听课者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2.看。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板书是否合理,运用教具是否熟练,教法选择是否得当,指导学习是否得法,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等等。也就是说,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看学生在课堂上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等。也就是说,要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三、边记录、边思考

1.听课记录应该记点什么?一般说,要记教与学的流程、步骤及内容;要记板书设计,还要写出一点总体评价,即特色是什么,亮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建议是什么等等。

2.听课要思考一些什么问题?一般说,要思考教与学各种环节的各项活动是否科学有效?目标是否得到落实?重难点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等等。并把这些问题的思考结论一并写在听课本上。

四、课后整理笔记

听完课后要趁热打铁,把听课中记录本上记载的总体评价、思考结论等有关内容进行一下整理,再认识、再提高,以便在课后讨论交流中发言。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

转自:“河南教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