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欣”之所向 “研”有所思——赛罕区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名师展示课暨研讨活动
2023/9/1 10:57:26 阅读:73 发布者:
“欣”之所向
“研”有所思
赛罕区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名师展示课暨研讨活动
为贯彻《2022版新课程标准》相关理念,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养,切实将新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2023年5月11日上午,在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包红梅老师的组织下,“赛罕区音乐名师展示课暨研讨活动”在东风路小学拉开帷幕。刘芷含老师、王艳萍老师、刘婧老师围绕“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三节欣赏课的展示。
名师领航
共情课堂
第一节由东风路小学刘芷含老师执教《打字机》,刘老师紧紧围绕新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制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实际,运用聆听、分辦、联想、感受、表现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刘老师利用动态图谱把每段音乐主题的旋律走向、节奏特点和力度变化直观的体现出来,化繁为简让学生轻松的参与其中,整节课教学环节设计巧妙紧凑、课堂思路清晰,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既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升了音乐素养。
第二节课由巨华小学王艳萍老师带来活动课《生旦净丑荟精粹》,王老师通过自己范唱《卖水》导入课题,她专业的唱腔和身段立刻赢得孩子们阵阵掌声。通过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表演形式以及乐队伴奏形式等相关知识,通过对京剧念白和《卖水》唱段的学习和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京剧的学习兴趣。
第三节由呼伦南路小学的刘婧老师执教《乒乓变奏曲》,刘老师深入挖掘教材设计听、唱、演、创等音乐活动,锻炼孩子们的听辨音乐主题变化,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趣味,感受打乒乓球的快乐,老师利用不同的声势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了解、实践变奏这一创作手法,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深度探讨
研教悟践
课后,教研员包红梅老师组织老师们展开研讨。瑚娜老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就三节课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调查跟踪,白羽老师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跟踪,三节课均达到《新课标》教学要求。老师们对课堂的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针对课堂的环节设计和课堂生成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包老师分别对三节课做了点评,并对全区音乐教师提出要求:音乐欣赏课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认知行为习惯,考虑音乐教材中给出的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渗透音乐教育,引导学生在畅听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围绕主题设置来构建情景,欣赏音乐之美;通过肢体动作上的律动来感受音乐美;围绕音乐的美妙联想,升华音乐认知。
这次的研训活动既有高屋建瓴的方向指导,又有深入细致的方法分享,再一次为音乐教师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真正达到了“以交流促教学,以探讨促进步”的目的,教师有意识地转变固有的课堂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学为中心,坚守课堂阵地,不断探索,求真务实,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美育工作渗透到每一节音乐教学中。
转自:“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