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培训随感九
2023/8/28 8:32:11 阅读:75 发布者:
这世界的东西真是太多了,越想要越不得,不如握牢自己手中的那么一点,有一点是一点,说不定反会有意外的获得,所以是越不想越能得。
——王安忆
8月20-21日两天,有幸参加了全市小学负责干部学习会,会议内容也是满满当当,白天有经验分享、专家报告、领导讲话,晚上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一场党建主题报告。印象中这几年外出培训,晚上安排专家讲座的机会不多见。其实,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一群人坐在偌大的会议室听一场精彩讲座,那种感觉也很特别。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学习还是自己的事,无人替代。工作至今,我没有小学阶段任教的经历,关于小学教育,也不敢妄言,但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接触,尤其这两天相对系统的学习,使得我对小学教育有了一些粗浅的思考。教育很复杂,小学也不例外,但每个年段有每个年段的特点与特殊性,可能教育或工作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关于小学教育,我总觉得以下几点无法回避,或许其他年段也有,但小学尤其如此:
第一,品德。有人说,小学生很单纯,什么都不懂,没必要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其实不然。很多东西越不懂越要教育。小学生犹如小树苗,长期不浇灌或浇灌不当肯定会出现问题,到了成型再纠正调整,为时已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因此,凡事须趁早,尤其品德教育与培养必须强化,以便引导学生从小就要形成正确的三观。
第二,习惯。从某种程度上说,一切教育都是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强化。好的习惯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坏的习惯同样也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而各种各样的习惯很多,无需面面俱到,但必须抓重点、抓主流,比如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等交往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必须分门别类、认真谋划、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直至让每一位学生养成并自觉践行为止。
第三,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知识改变命运。类似这些观点都很正确,无需怀疑。知识犹如一日三餐中的必备食物,不是愿不愿意吃的问题,倘若不能持久积累,就会难以维系生存,甚至会危及生命。若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又谈什么文化的积淀。因此,小学阶段必须要将国家课程规定的学科基础与必备知识准确无误地教授给学生,帮助其理解掌握与灵活运用。说得直白点,学科调研检测或者书面成绩不仅必要,而且必须。没有一定的文化课成绩支撑的小学教育谈不上完整。
第四,技能。一提及技能,有人会说,小朋友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会做很正常。但生活是公平的,而且有时很残酷,不管你是谁,也不会迁就谁。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犹如刮风下雨,甚至极端恶劣的天气。倘若遇见,如何应对或避险,遇到困难或危险,又该如何紧急规避,或许这些出现或存在的几率很小,但是必须要教会学生掌握若干种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既是知识,也是技能。而且必须在很小的时候就要掌握,以备不测。撇开生活、生存技能不说,其实考试也是一种技能,无须谈考色变。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生就是一次一次的迎考闯关,如何备考,怎样应考,同样很重要。
第五,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小学生年龄与认知特点,好奇心与创造性也是与生俱来。于小学生而言,很多事情单靠讲道理、抽象地灌输,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很多道理,不仅听不进去,关键是听不懂,理解与接受不了。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点,想方设法激发其志趣爱好与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同时,因为个体差异,建议通过不断开展相关系列活动,持续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技能与兴趣培养,比如演讲、运动、竞赛、唱歌、书法、绘画、动手制作、发明创造等等,力求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使其在小学阶段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提升。
诚然,教育的内容很多,而每个学段真正有效的教学时间很有限,小学六年,看起来很长,但需要学习教导的内容也很多,如何将这些必须实行以及教学的内容落到实处,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学校老师精心谋划、整合取舍、抓牢主流、久久为功,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得、有所获,从而为其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进步打下坚实基础。这其中的确有很多的难度与可变因素,但并非不可为,关键在于是否愿意谋划、实践、投入与付出。
转自:“老王聊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