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
小说自然环境学案
编制人:庄丽文
审核:山东郓城实验中学 李广军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相关考点及常见题型
2、掌握自然环境描写作用的解题方法
3、掌握答题技巧,从容应对考试
【考点透视】
小说的环境描写是小说阅读考查的重要方面。从高考卷命题来看,发现小说在考查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如下:
1、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2、环境描写题选材的切入口较小,一般为一段文字,有时对散见于小说的环境描写文字作综合性考查。
3、环境描写题题型具有综合性,它往往将描写手法和作用,或者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综合考查,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题方略】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环境角度>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开头);暗示社会环境;景物特征(描绘了· · · 时间···地点···景象) ②渲染···氛围,为下文奠定···感情基调(开头)
<人物角度>
③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衬托或突出人物···性格、心理; 暗示人物···命运。
<情节角度>
④开篇点题(开头) 照应标题(结尾) 开头 中间 结尾
<主题角度>
⑤揭示主旨;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回顾课本】
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这段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何作用?
【作品鉴赏】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任务。
忧伤的雨
今天开学了,天上却下起忧伤的雨。梦兮望着窗外,叹了一口气。
流汗流血,为了高考,梦兮是不会流泪的;掉皮掉肉,因为高考,梦兮最怕的是自己掉了队。
怎么说呢?梦兮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学生,唯一值得骄傲的是自己还算努力。
可是看着老师布置的作业,她觉得答案就像透过雨丝看远处的树,知道那是一颗树,却怎么也看不清是什么树。
当梦兮又想把胸中的那口闷气吐出来的时候,一个身影晃在自己眼前,笑着说:“梦兮,这个题怎么做,你能给我讲一下吗?”
“天哪,这不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吗?他那么相信我,我怎么好意思说不会呢?”
······
终于搞明白了,当梦兮和那道身影一起长舒一口气时。再看窗外,雨停了,远处的玉兰花已开始打苞吐蕾,似乎能听到玉兰花开的声音。
六月,也是雨中,梦兮和那道身影在考场奋笔疾书;
七月,雨过天晴,梦兮和那道身影一起填报了心仪的大学;
八月,一个天高云淡没有雨的日子,梦兮来校提档的时候,又和那道身影不期而遇,梦兮说:“谢谢你,我们一起去大学吧!可是,好可惜,我们不在一个城市······”
······
九月,初秋的雨滴落在大学已经凋零的玉兰花上,也落在梦兮的心头,回不去了,雨落在地上就变成了时间的河,校园上空响起一段熟悉的旋律······
时光的河入海流
终于我们分头走
没有哪个港口
是永远的停留
脑海之中有一个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给我最珍惜的朋友
······
1、学生时代的我们都曾见过相同的一幕场景:快开学了,天空却下起了大雨。为什么每次开学总是下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开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作用。
环境角度:
①交代了······。描绘了······景象。
②渲染了······的氛围。奠定······的感情基调。
人物角度: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 暗示着······。
情节角度:
④引出下文,为······埋下伏笔。与······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角度:
⑤突出主题。寓意着······。 揭示······的主旨。
2、凌晨5点30分的校园真的很黑,但录取通知书的颜色真的很耀眼;努力的过程或许漫长,但解决难题后的成就感真的很棒。请结合文本分析中间划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梦想实现,那些旧日的时光渐渐远去,新的生活启航。结尾部分景物描写有何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
【思维拓展】
八月,一个天高云淡没有雨的日子,梦兮来校提档的时候,又和那道身影不期而遇,梦兮说:“谢谢你,我们一起去大学吧!”
那道身影说:“不了,你去吧,我在这里为你加油。”当梦兮知道一切都回不去的时候,心中似有花瓣在飘落。
回不去了,当雨落在地上,就变成了时间的河。
梦兮看着贴在课桌上的“我的梦想”,仿佛又看到那个高三苦读的自己,这时,耳边响起一段旋律······
分别总是在九月
回忆是思念的愁
深秋嫩绿的垂柳
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
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 带不走的 只有你
······
探究:
以上是《忧伤的雨》原文故事结尾,修改后的故事结尾和原文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结尾,请选择你喜欢和认同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课下作业】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曾与我同行的身影,如今在哪里······
如果故事结尾的旋律是以上歌词,请同学们发散思维,充分运用你的语言积累和成长经历,为故事《忧伤的雨》写一个新结尾。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