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基于学科素养的结构尝试教学
2023/8/17 16:27:42 阅读:79 发布者:
结构尝试教学法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系统科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主体教育论为理论指导,整体把握教学要素结构,以尝试学案为载体,以“两类结构”为抓手,以变式训练为主线,以思维发展为核心,以先学后教为特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某一类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或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教学方法。
提出“基于学科素养的结构尝试教学”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人”是课堂教学中最根本的要素。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为此,课堂教学必须研究“结构”和“尝试”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并形成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和运行规程。二是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感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当前课改的重中之重。三是立足学科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以结构尝试教学为载体,打造生本课堂,关注“教与学”的统一,在关注方法的同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确保学生是学习的第一主体,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
课堂教学实践层面上着力构建有利于教师实际操作和执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控制教师讲授时间,规定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流程等方面,确保学生成为课学习的主人,同时,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如独立学习、互帮互学、出声思维、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方法。
致力于打造以“结构”为载体的智慧课堂,以“尝试”为主线的生本课堂。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使命,这也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要求。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转自:“兴春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