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张爱军: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三种基本意识

2023/8/17 16:15:18  阅读:75 发布者:

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三种基本意识

/张爱军

怎样让教师培训更专业更有效?很多学校的教师培训花了人力物力,老师不一定买账,领导不一定满意,原因在哪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培训课程的设计有问题。

教师培训是一件专业的事情,而任何专业的事情都包括一个设计、实施和评估的基本环节与过程。老师不满意,也就是评估的效果不好,可能就是在设计与实施阶段有问题。最容易忽略的,是培训课程设计。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设计,本质上就是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基本理念、基本技术、基本要求很多,这里只是简要的谈一谈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几种意识。

第一种意识,是目标意识。

学校的教师培训,尤其是暑期的培训,有不少学校是出于上级的要求,或者出于惯性,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一项工作,做个事情。例如,有的学校71号所有的考试都结束了,老师没有事情做了,就来培训吧。有的学校在8月底开学前三五天,总要进行教师培训,事务性的意识就非常强,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教师培训课程要达成的目标,决定我们的具体实施内容、方式。例如,我们的课程是为了提高班主任基本管理技能,还是为了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具体专业水平?还是仅仅就是聚焦备课专业技能?因为仅仅备课就可以培训三天了。有的学校三天下来,师德、备课、课题、评课都培训,天女散花、目标不聚焦,什么都讲了,什么都不会。有的培训好几天,请了很多专家搞了很多场讲座,老师坐在下面听得很辛苦,人力物力都花了,效果却不满意。为什么?培训的设计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只是校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人脉,请了看起来高大上的一些专家来做讲座。这只不过是做事情,不是专业培训。我要请谁来做什么讲座,是依据培训目标和课程设计来定的;没有目标的课程,顶多是一场活动、一个事情、一件工作。做了这件事,我也搞培训了,至于最后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我也不清楚。

所以,学校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最好是非常具体清晰,“去哪里”。例如,“通过两天的培训,教师要掌握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基本要领,每人能写出一篇专业的教学设计”。这样,目标清楚了,请什么讲师、怎么组织、怎么评估考核教师,都清楚了。又如,假定培训课程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班主任专业技能,至少学会制定学期工作计划,会召开有效专业的班会课”,再根据这个去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那就是操作的事情,相对简单。

第二个,需要有问题意识。

培训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一定是当前学校教学和管理中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学校里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校而异,但一般都会包含课堂教学质量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我需要做哪些培训?如果说是需要理念提升,就去请学者;如果是课堂教学技能的问题,我们就来做实操方面的培训;如果教师的备课存在着问题,我们就来做备课的培训……根据什么问题来设计制定相应的目标,然后设计整个培训课程。问题导向,更加有实效性。很多学校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缺乏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实施效果就差。没有针对性,就不会解决教师的痛点;没有解决教师的问题,他就感觉“没营养”。

当然,这里边的问题实际上代表的是课程的需求,我们要事先调研老师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显性的以及隐性的。例如,有的学校在制定培训课程的时候,说我们也要搞备课的培训,但只是知道老师需要提高备课的水平;有关设计者可能也不知道,自己隐性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老师实际上不仅缺乏专业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也缺乏专业教学设计的实操技能,这些隐性需求就是问题的症结,需要好好挖掘和梳理,不然只是搞搞理论讲座,解决不了真实问题。挖掘出它背后真正的需求,不仅是理念的还有实际操作方面的,设计课程的时候不仅要设计有讲座,还要有实操培训。没有问题意识,这样的课程就很难设计出来。

第三个意识,还需要有专业意识。

很多中小学管理者和老师都比较排斥理论,都希望有经验和操作性的培训。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远远不够的。操作性、经验性的东西更贴近实践,老师更好懂。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很多经验性的培训师往往也都是一线老师,他们的经验具有较强的个体性、情境性,未经理论省察与提炼,还难以推广复制。这就是为什么听了很多名师经验,还是做不了名师。当然,经验未必都是科学的,甚至其中可能还有错误。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有专业意识,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经验。否则,就可能导致萝卜煮萝卜,最后还是萝卜,甚至把所有的萝卜煮成了一锅烂萝卜。例如,我就看到有的学校搞备课的培训,培训者是非常有经验的教师,但讲的只不过都是经验而已,对现代教学设计几乎没有设计。这样的培训,实际上就只有经验的重复性传递而没有专业的提升,经验再多还只是在原来的层面打转转。这时候,就需要引入专业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所以,培训课程设计中的专业意识就非常重要。

转自“张博士教科研共同体”公众号(IDzxxjky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