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暑期读书活动心得体会系列
阅读是一种理解,“理解是在你之中发现我”——伏尔泰。阅读能够帮助教师用更广阔的视角看见教育的初心,眺望教育的未来,追逐教育的美好,触及教育的本真。每读一本书,既是一次美妙的相遇,又是一次重新审视自己的历程。非常感谢陈主任向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推荐这本《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让我们在炎炎夏日,以书为伴,与经典对话,与大师同行。
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我们共同阅读的书目是《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陈燕教育科研工作室成员陈亚楠老师的心得体会——《盛夏书中觅清凉》,更多精彩分享,敬请期待。
一
推荐理由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莱文撰写的堪称优秀的代表作。该书描述的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心理学,但其中所论及的基本理念、规律与方法等对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极具参考价值。斯莱文教授在美国长期从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并置身于教育实践。他在合作学习、预防和救助学业困难、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作为身处教育变革浪潮中的一名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更为清醒、透彻的认识,进而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通过通读斯莱文教授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下面与大家分享本书第六章“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理论”。
二
第六章内容速递
本书第六章中,介绍了信息如何被大脑获取和加工,记忆和遗忘是如何起作用的,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重要的知识、技能和观点。本章也介绍了认知学习理论,即有关学习者头脑内部进行的加工过程的理论,以及各种帮助学生有效地运用大脑进行学习、记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1.什么是信息加工模型?
记忆的三个主要成分是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登记是与感官相联系,且存储时间非常短的记忆。感官接收的信息若不被注意,很快就会被遗忘。一旦信息被接收,大脑就会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心理状态来加工这些信息。这种加工活动就是知觉。
2.脑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
科学家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观察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这促进了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脑研究揭示了大脑的特定部位是如何在其他特定脑区的协同下对特定类型的信息进行加工的。随着个体专业性的不断提高,其脑功能变得更加高效。早期的脑发展是一个增加神经联结、之后又舍弃无用联结的过程。神经科学在大脑运作方式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发现,但这些研究结果目前还无法直接应用于教学中。
3.记忆或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干扰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遗忘。它认为,当某条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混淆或受到其他信息的排挤时,个体就会遗忘该信息。干扰理论提出了导致遗忘的两种情况: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表明,人们最容易记忆一系列材料中最先和最后呈现的内容。要达到自动化就必须对信息和技能进行练习,而所需的练习量远远超出了在长时记忆中保持它们所需要的练习量,使用技能达到自动化时则很少需要或不需要心理努力。练习加强了新获得的信息在记忆中的联系。分散练习(在一段时间内将任务的各部分分开进行练习)通常比集中练习更有效。亲历也有助于学生记忆信息。
4.如何教授记忆策略?
教师按照有组织的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或教授学生运用被称为记忆术的记忆策略,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记忆事实性的材料。言语学习有三种形式:配对联想学习、系列学习和自由回忆学习。配对联想学习就是指呈现配对项中的一项时,个体能够以另一项来回应。通过运用各种表象策略,如关键词法,学生可以改善配对联想学习。系列学习是指以特定的顺序回忆一系列的项目。自由回忆学习是指以任意顺序回忆一系列项目。位置法、词栓法、押韵法以及首字母法都是有用的记忆策略。
三
第六章术语界定
倒摄抑制:亦称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倒摄干扰可能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
前摄抑制:亦称前摄干扰,是指先前学习内容对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即旧知识干扰新知识。
这两种干扰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信息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由干扰造成的,由于信息相互竞争导致无法提取。
感觉登记:又称“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用来说明人的感觉作用和记忆形式的术语。刺激物发出的信息接触到人的感官,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登记。感觉登记是记忆的一种,它的特点是每次记忆的容量有限,保持时间短,容易受干扰。其主要形式是映象记忆和回声记忆,前者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秒钟(视觉),后者保持的时间在0.25秒至2秒之间(听觉)。
PQ4R法:PQ4R法是最广为人知的学习技法之一,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读的内容。该方法是在罗宾逊提出的早期版本即SQ3R基础上形成的。首字母PQ4R分别代表:预览(preview)、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反思(reflect)、背诵(recite)和复习(review)。遵循PQ4R程序,可以使学生更关注信息的有意义的组织,促使学生运用其他各种有效的策略,如设计问题、精细加工以及分散练习(在一段时间内复习知识的多个机会)。
四
第六章核心聚焦
1.如何教授记忆策略?
学生在学校中所学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记忆的各种事实。它们为更加复杂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可依赖的框架。学生必须尽可能高效率、高质量地掌握这些知识,进而节省时间用于更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如问题解决、概念性的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如果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记忆常规性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解性和推理性的任务中。有些学习主要是记忆一些事实,或记忆事物间人为规定的联系,例如,法语中的pomme意为苹果,该词和实物之间就有人为规定的联系。学生通常把知识当作事实来学习,然后再上升为概念或技能来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最初只是将它作为一条既定的事实来学习,之后很久才逐渐理解公式之所以然。
2.如何减少倒摄抑制?
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倒摄抑制。一是教授相似的、易产生混淆的概念时,在时间上不宜太接近。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教授相似的概念。在教授易混淆或相似的概念时,应当在学生透彻地掌握一个概念之后再引入另一个。例如,教师要在学生能够熟练地辨认字母b后才介绍字母d。如果教授这两个字母的时间太接近,那么一个字母的学习可能会抑制另一个字母的学习。当介绍新字母时,教师必须详细地指出字母b与d之间的不同,让学生练习辨别二者,直到他们能准确无误地区分两个字母。
五
阅读感言
第六章共38页,翻一翻很快就能看完。但真正要入脑入心,还是费了一些功夫。何况这是一本译作,历经两种思维方式的解读与重构,跨越两种教育文化背景的落差,一时半会的匆匆阅读是参悟不到的。所以,利用假期时间,不是当作任务来完成,而是开启教育课堂来读懂学会。又一次因阅读而成长,又一次因阅读而收获。
教学时,是不是会一直抱怨“昨天教的,学生今天就忘记了?”与其让无名之火熊熊燃烧,还不如去探寻一下究竟。从理论上讲,信息是可以在长时记忆系统中永久贮存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常常体验到知识的遗忘。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时间内遗忘很快,以后逐步缓慢。了解了遗忘的规律,科学复习和有效记忆尤其重要。那么,我们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进行回忆,进行反复阅读相结合,采用记笔记等方法,实现记忆恢复,战胜遗忘。
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工作,并不仅仅是掌握某种学科知识就能胜任、驾驭的。深入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实施教育教学策略往往能事半功倍。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学生进行信息加工的一些主要心理过程,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规律。如何更好地运用书中的方法,留待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试验和改进。
静下心来,去做一个有意识的教师
沉下心来,去做一个有想法的教师
耐下心来,去做一个有追求的教师
……
无论做哪一种教师,无论呈现哪一番景象,实现理想中的教育,都是最美的模样。
转自:“陈燕教科研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