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中考丨“五字诀”答好文言文句子翻译题

2023/8/16 17:49:48  阅读:99 发布者:

以下文章来源于语言文字报 ,作者李梦楠

编辑说

近十年的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依据上下文,理解所翻译的句子”类试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翻译文言文有哪些技巧呢?其实,教材中早已给出了“五字要诀”——“留、替、调、补、删”。一起来看——

纵观近十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依据上下文,理解所翻译的句子”类试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可见,对文本中重点语句的翻译和理解是中考的考查重点之一,也是复习阶段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我们知道,翻译要追求“信达雅”,译文应生动、优美并力求保持原文风格。那么,翻译文言文有哪些技巧呢?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一课后的“积累拓展”部分,编者给出了明确的翻译指导——“留、替、调、补、删”。下面分别结合初中语文教材里的课文来举例分析。

教材解释为“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一是保留国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一句,翻译为: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朝见。二是保留年号,如《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翻译为: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三是保留地名,如《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翻译为: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四是保留书名,如《北冥有鱼》“《齐谐》者,志怪者也”一句,翻译为:《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五是保留人名,如《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翻译成: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都是良善诚实、忠贞纯正的人。

教材解释为“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包括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

一是古今异义,如《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的“卑鄙”,应翻译为“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二是词类活用,如《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的“淫”“移”和“屈”是使动用法,应分别翻译为“使……迷惑”“使……动摇”和“使……屈服”。

教材解释为“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等用法。

一是主谓倒装,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的正确语序应为“汝之不惠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也太不聪明了”。二是宾语前置,如《陋室铭》的“何陋之有”正确语序应为“有何陋”,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三是定语后置,如《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确语序应为“高居(于)庙堂则忧其民,远处(于)江湖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则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则替君王担忧。四是状语后置,即介宾短语后置,如《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正确语序应为“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翻译为:那些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教材解释为“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需要使用“补”这一方法的通常为省略主语、宾语、谓语或量词、介词等成分的句子。

如《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省略了主语,加上主语之后翻译为: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一句既省略了主语也省略了宾语,翻译的时候都要加上:(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了谓语,加上之后翻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会减弱,第三次(击鼓)则士气穷尽。《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省略了量词“座”;《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省略了介词“于”,应翻译为: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的大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教材解释为“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比如文言文中常出现的“之”字,做结构助词时,通常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可不译。

如《爱莲说》中的“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之”皆为宾语前置;《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之”则为定语后置,翻译时可以忽略。“之”作结构助词时还有一种情况,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也不用专门翻译,如《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之”有时还充当音节助词,用以补足音节,也可不译。

总结一下

想要答好中考文言文句子翻译题,考生要掌握“留、替、调、补、删”五字诀,此外还要注意译文与上下文内容是否协调一致,逻辑关系是否合理通顺,所谓“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笔者还编了一首文言文翻译打油诗,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做题速度、保证做题质量:

仔细审题圈主干,翻译理解做判断。

整体把握更准确,所有选项要读完。

关键字词须掌握,特殊句式并不难。

考前积累要充分,复习之中排疑难。

一模二模细梳理,决战中考操胜券!

(改编自《语言文字报》202268日文章《五字诀”答好文言文句子翻译题 》;作者:北京市前门外国语学校教师/李梦楠)

转自:“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