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走向有魅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3/8/8 18:29:22  阅读:83 发布者:

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思想品格和道德行为的重要课程。然而,这门课程由于范围之宽和内容之广,导致课堂教学很难细致呈现,尤其是从“知性德育”向“精神成长”转型的课改新要求,使一线教师更是面临改革瓶颈和重重困难。基于此,开创有魅力的课堂教学任重道远。

以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与现实化打造魅力,支撑有效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要遵循以学生身边生活内容为主的教材编写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效课堂需要以学生生活为教学源泉,运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注重将课堂置于社会场景去欣赏和观察,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和科技馆、博物馆参观访问等。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融音、色、像为一体的主题教育情境,给他们以明确而清晰的行为导向,引导新生一代追求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以课堂形式的活动化与体验化构建魅力,激活品格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因此,将课程活动化与深度体验化,是该课程的魅力所在。教学中,既要采用排一排、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方式,将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引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又要采用表演式、游戏式和辩论式等多种实践方式,为学生的个性形成和他们的个人成长奠定基础。要通过共同参与,引领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鼓励他们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教训,实现知识性向教育力的切实转型。

以教学延伸的开放化与社会化支撑魅力,引领精神成长。基于培育核心素养的立德树人目标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需求,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要从教材向学生各个领域的生活拓展,回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去。课堂要从教室蔓延到学生的周边生活中去,向家庭、社区生活空间拓展;教学时间要在与各学科联结或学校其他活动的配合中弹性延伸。促进规则意识、责任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历练、生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永川区红河小学)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十二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