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与初中数学教学
2023/8/8 18:28:49 阅读:72 发布者:
新课标提出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目标导学、问题导学、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等都是有效途径,而问题导学法在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问题导学法是通过问题的形式,针对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一些层层递进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抛出问题,激励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它能将单一教学多元化,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能动性。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导学法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在问题情境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通过问题情境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灵活掌握解题方法;以问题情境为抓手,激励启发学生展开思维,通过思想的碰撞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第二,明确问题导向,把控教学方向。课堂上通过问题导学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精准把控教学方向。每个问题的设置紧扣初中数学教学的重难点,以问题导向为手段,通过教师预设问题,以问题调动学生课堂参与,使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师生间互相答疑解惑,让学生在问题间游走,又不偏离教学的重难点。发挥数学教育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形式多样,激发学习兴趣。在问题导学的过程中,采用过关卡、升级别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方法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用生生、师生互问答疑解惑,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样的学习中,不仅课堂气氛得到调和,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有效提升。
虽然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多、要求高,但是教师若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课堂活起来,就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是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作者单位: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完
本文内容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十二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转自:“中国教育学刊”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