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启程: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突破4——修辞角度赏析语句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1)向下奔注,激起一川白雪,一路向前。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疾风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只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直到有一天,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消融了,归化了!可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再从海上淅沥的雨点中升起,蓬蓬勃勃,潇潇洒洒,又形成一道江流吧?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破壳而出。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便开出满树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2)直到冬天的朔风把他的枯黄卷落吹走……终于有一天,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消融了,归化了!可是,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会再从地下微小的果仁中破裂出来,饮几滴雨露,沐几缕春阳,又长成一棵小树吧?
所以,生命中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预见痛苦,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守望快乐,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1.请从修辞的角度分别赏析文中(1)(2)处画波浪线的两句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坛离我家很近,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缘分: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我时常到那古园里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画线句“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车过戈壁滩,当我的眼睛正要被这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一抹翠绿就这样惊喜地跃入我的眼帘。同行的朋友告诉我,那叫梭梭,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能抵抗严寒酷暑的植物,是沙漠的守护神。从此,我记住了你美丽的名字——梭梭,记住了那一抹生命的绿!
与你再相见是在援疆工作队组织的一次义务植树活动。我小心翼翼地解开一捆树苗,散开在手中的是一根根纤细的浅黄的甚至是干枯的枝条,我诧异,这是什么树啊?这样的枯枝也能成活吗?那么单薄的躯干,根须都埋在干涸的沙石中,只露出一个弱不禁风的身子,就像一个病怏怏的孩子。放眼一望,那弱小的星星点点的身影散落在这苍茫辽阔的莽原上,显得格外的形单影只,让人觉得是多么不堪一击!她用什么去与这恶劣的环境抗争呀?与我一起劳动的上官警官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笑着说:“两年,两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片绿洲。梭梭,是沙漠中的守护神!”
梭梭?这就是梭梭!是我曾在车上匆匆一瞥却牢牢印在心中的那一抹生命的绿!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刺到了一样,望着手中的那一枝枝枯黄,我再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敬畏生命”这四个字的深刻内涵。我蹲下身子,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把一株浸润着爱与希望的幼苗小心翼翼地放入沙坑之中,然后捧起一把一把的土石,一点一点把她的根须深埋进大地。
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动画不仅内容取材和思想内核始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而且形式上也借鉴民族传统艺术技法。早在1936年,万氏兄弟之一、《铁扇公主》创作者万古蟾便断言:“要使中国动画事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必须在自己民族传统土壤里生根。”1961年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借鉴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创造出一群栩相如生的小蝌蚪形象,让齐白石的“画”动了起来。这一时期,中国动画以水墨意境、华丽高雅等为美学旨归,在世界上树立起“中国动画学派”的声誉。
对民族动画风格的探寻,一直延续到今天,也帮助中国动画赢得当代受众青睐。近年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一批优秀的国产动画作品,都从这一风格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写意山水风格,《大鱼海裳》的福建土楼原型建筑,《白蛇:缘起》的烟雨江南风景等,这些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影片增色不少。中国动画要想持续赢得当代受众的喜爱,除了秉承中国民族风格,更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形成符合当下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的时代化表达。事实上,这些年在票房上表现亮眼的国产动画片,都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核的同时,打开了新的表达空间,给人以新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想象。《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了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形象,赋予这一传统故事新的内涵,与当代受众形成更大的精神共鸣,最终取得超过50亿元的高票房。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军事题材电影从来就是一个充满勇气、热血和智慧的影像创作空间。因其勇气,风云变幻的战争可以激起人们的情感波涛;因其热血,感天动地的牺牲可以激荡人们的民族意志;因其智慧,波诡云谲的故事往往让人们叹服不已。
近两年,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以《长津湖》《金刚川》《水门桥》等为代表的作品,更多地将目光投向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面对充满艰辛、奉献与牺牲的革命历史,这些作品普遍表现出了严肃的创作态度。一方面,它们大部分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如,《长津湖》表现的长津湖战役与《金刚川》表现的金城战役恰恰呼应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后两个阶段。另一方面,电影创作者也努力在创作中提炼、表达对历史的真切认知。水门桥之战是一场硬仗,而创作拍摄《水门桥》也如同一场战斗。这一仗,打得艰苦、漂亮,每一个全心投入的主创不仅得到了精神的洗礼,也深深体会到在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构筑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中国价值等方面,文艺创作者责任在肩,大有可为。
6.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参考答案
1.(1)句是借喻,用白雪比喻洪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花的洁白以及水势浩大。
(2)句是借代,用“枯黄”代指落叶,以特征代本体,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落叶的特征,充满画面感。
2.运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和谐的旋律”和“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将视觉感受转移为对音乐的听觉感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光与影”的特点。
3.(1)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以深刻印象;
(3)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美感。
4.运用比喻、拟人,把梭梭树苗人格化,比作病怏怏的孩子,生动地写出梭梭树苗纤弱的形态。
5.运用排比,把三部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组成排比,构成了句子内部的成分排比,内容集中,增强了气势。
6.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因果句连用,突出了军事题材电影的三个典型特点;句式工整,气势充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
转自:“高中语文教与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