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引领中小学学科德育
2023/8/8 14:47:50 阅读:92 发布者:
全面推进中小学“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准确把握各门学科育人目标,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德功能,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重庆市以机制创新为引领,形成了自身经验与成果。
一是完善协同管理机制。重庆市建立起“三纵三横”协同管理机制,纵向上贯通“市级—区县—中小学校”,横向上联通教育部门、教科研机构、一线学校,形成教育部门组织领导、教研机构研究引领、中小学校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在运行中,教育部门发挥着统领和牵引的核心作用,教研机构承担着调研和指导的主要责任,一线学校担负着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任务,推动学科德育有组织、有研究、有落实。
二是建立标准引领机制。针对学科德育涉及学科多、落实难度大、评价缺乏标准等特点,重庆市以标准为引领,研制《重庆市中小学课程德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从行动指南、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指引性、规范性的要求,为落实学科德育提供了方向指导。
三是落实专业指导机制。组建专家队伍,从高校、教科研机构、中小学校等遴选德育和学科专家,组成学科德育教学指导专家库,加强学术研究和教学指导。学科共同体引领,组建各学科德育共同体,通过集中研讨、展示交流等,推进课程资源开发、教学实施指导、教学成果物化。按需精准指导,根据区县和学校学科德育教研需求,从方案规划、主题研修、课堂实施、教学评价等开展教研指导,提升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是健全展示交流机制。展示交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校和教师总结提炼学科德育经验,大力推广优秀教育教学成果。重庆市积极开展学科德育优质课大赛,为学科教师搭建赛课平台,以赛促教,推动教师聚焦课堂、总结经验、展示风采。同时,开展学科德育征文大赛,将学校和教师在学科德育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予以物化,并总结形成教学成果《中小学课程育德的研究与实践》,在市内外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单位:黎聚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李郡/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小学校)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四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