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8/8 14:25:19  阅读:102 发布者: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常用的教学思想。数形结合能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使原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解决的问题,借助形象思维进行解决,增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形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中涉及大量基础运算知识,学生很难对单纯的文字描述和数字产生兴趣,通过数形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的教学时,部分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数字没有概念,对数字学习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准备小木棒的教具,将对应的数字放入相应数量的木棒,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化繁为简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特点,可通过借助图形的方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在教学中线段图是十分常用的数形结合解题方法,通过利用线段图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以简单明了的线段图展示出来,帮助学生解决抽象的复杂问题。例如,一条路长100米,每隔5米有一根电线杆,路的两端分别有一根电线杆,这条路上总共有多少根电线杆?通过将路画成一条线段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电线杆比间隔数多1,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在关系。

数形结合,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小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通过数形结合,可以激活学生抽象思维。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数学中,在关于“分数的意义”这一节的教学中,学生对于“分数”这一概念是陌生的,对于其文字性定义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通过将一个圆平均分为四部分,将其中一部分涂上颜色,来让学生们理解1/4这一概念,理解分子、分母在其中代表的含义。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图形来表达1/23/4等,帮助学生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

(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五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