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途径
2023/8/8 14:22:16 阅读:88 发布者:
高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很多复杂的原理和公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与其相关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掌握知识背后的内涵和原理,在分析情境、提炼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其年龄和学习内容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基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然后设计与其认知相符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充分地理解知识的意涵。比如,在高中一年级学习偶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如果直接利用y轴对称的特点来定义偶函数,学生会出现无法理解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认知,借助一些轴对称图形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y轴对称的特点。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应用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加强学生该方面能力的训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引入课堂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其对实际生活中事物的认识程度,从而在教学情境创设时,保证选择的事物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相符,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保证教学的效果,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
利用知识迁移创设教学情境。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紧密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灵活度。在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之前学过的知识有效地引用过来,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新学的知识。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五期教育微论栏目,内容以正式出版物为准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