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具身认知——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3/8/8 11:19:27 阅读:277 发布者:
曾经有学生因感觉自卑向我寻求帮助,我给出的建议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的挺胸、抬头,从改变站姿、坐姿做起。也有学生因课堂状态差向我寻求解决办法,我给出的建议是上课时要坐直、多和老师进行语言互动、多动笔做笔记···一段时间后,这两个学生都向我反馈道:我给出的建议起到了作用。
性格自卑、课堂状态差,这些问题在有些老师看来是虚无缥缈、捉摸不定的,处理起来自然也就无从下手。可为什么我给出的建议却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自身变化呢?这就不得不提本文的主题——具身认知。
具身认知,也称"具体化",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具身认知,强调的是内心感觉和身体行动的统一性。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些问题我们难以拿捏、处理,就像文章开头所提到的情绪、状态问题。这时,就需要我们通过调控、指导学生行为从而达到调控学生状态的目的。
当我们发现学生情绪低沉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嘴角上扬的动作,或者面向镜子给自己一个笑脸;当我们发现学生畏惧困难、畏葸不前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挺胸抬头、紧握双拳,向上奋力一挥来做出奋斗的姿势;当我们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课状态差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挺直腰板、及时动笔做笔记···这些小小的肢体动作都是利用“具身效应”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状态、情绪的小方法、小技巧。
具身效应,一是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醒我们及时关注学生潜在的情绪问题。当我们发现学生出现“躺平”、“摆烂”等消极行为时,一定要及时进行指导干预。情绪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反作用于情绪。如果“躺平”、“摆烂”这些消极行为不及时制止的话,很有可能出现“消沉——摆烂——更消沉——更摆烂”的恶性循环。
所以说,如果你想让学生状态、班级氛围能够迅速提升的话,试一试具身认知吧!从抓学生的坐姿、站姿开始,行动吧!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