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知识】踢猫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3/8/8 11:18:58 阅读:131 发布者: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种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信吗?那我举个例子,大家代入一下角色:作为教师的你,上课之前受到了学校领导的批评。进了教室,你就把嬉闹的学生臭骂了一顿。学生们很委屈,回家之后就跟家长吐槽、抱怨。家长花费很长时间才把学生的情绪安抚好。本来就是一件小事儿,完全可以从老师这打住。结果却愈演愈烈,由老师个人情绪演变成学生群体情绪,甚至蔓延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上面我举得这个例子还算温和,如果家长的抵触情绪被激起来的话,那又该如何收场?
人非圣贤,经常被俗事困扰的我们,难免有一些负面情绪。但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尤其是在学生面前。老师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到整个班级的氛围。当我们出现情绪波动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学生的老师,是班级的指路人,是班级情绪的主要导向者。老师的个人情绪,不再是一件私事,而是一种资源,一种管理技巧。
老师们要明白,自己的坏情绪一旦随意表露,任意张扬,就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染给班上的每个同学。这样既失去了老师的应有风度,也左右了学生的情绪。所以,一个优秀的老师要善于察觉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也要善于转移和化解自己的情绪。
当然,老师既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够感染他人,消极悲观的情绪也会影响他人。学生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学生的不良情绪也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学生群体中出现负面情绪。如何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呢?在这分享一些小做法:可在教室中放置负面情绪垃圾桶,让学生把牢骚、抱怨、不满的话语写在纸上扔进桶中;也可以购买一些解压小玩具放在教室后面,当学生有负面情绪时过去玩耍一下;也可以定期安排心理讲座进行疏导···总之,老师要用可控的方式帮助学生把消极情绪宣泄出来。
只有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情绪互动时,才能以情绪带动情绪,以情绪带动潜能,以潜能的发挥来实现自我的突破。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