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升课】教育是一次修炼,别着急,慢慢来
2023/8/8 10:51:22 阅读:73 发布者:
本期主要内容
《给年轻班主任的经验贴:教育是一次修炼,别着急,慢慢来》
要懂得因材施教
虽然成绩不如人意,但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能力。作为饮水机管理员,小王每天中午都会按时检查水槽里是否有水,并把周边的水渍拖得干干净净;小张,有着不怕吃苦的精神,天天都能坚持擦窗台、走廊瓷砖,冬天很冷,小手冻得通红,却从不推辞;小明和小赵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做事都非常默契,作为值日班长,每周都要有两天或三天比别人晚走,有时天都黑了,却从无怨言。
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切不可“一个标准”同一处理,必须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做到因人而异。要在关注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根据每个孩子“脚”的大小,为每个孩子定做适合其成长的“鞋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发挥自己的才能。
区分好严格、严厉、严苛
严格是遵守规则,认真不马虎。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藤野先生纠正鲁迅画的血管图。藤野先生说:“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严厉是语气语调神态近乎凶暴。老师和学生交流时,尤其是学生犯错时,有可能采用严厉的语气,态度坚决,不姑息,甚至还要给予厉害的惩罚。这时务必注意把握“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严厉不等于老师泄愤,不等于口不择言,不等于横眉冷对敌人,不等于罚抄百遍,不等于动手体罚。当老师态度严厉时,要自我提醒: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失控。
严苛是严厉加苛刻。有的年轻老师对某个经常犯错惹事的学生心有厌恶,越看越不顺眼,渐渐地就会对这个学生动不动就指责。比如同样上课讲闲话,对成绩好的就可能不那么苛责,但对于自己看不惯的就可能横加指责。年轻教师务必不要让自己走上对某个学生严苛的道路。否则很容易日积月累产生剧烈矛盾。学生会觉得你一直针对他,就是因为感觉到你对他是苛刻的,无论他做什么,你都觉得不好。
一句话:对学生可以严格,严厉时要把握尺寸,但不可以严苛。
《新班主任巧借“三个力”撬动班级管理》
大中至正执行力
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名教师的威信源于对班级里每一件小事的信任积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呈多维度分布,但对班主任的评价一定是更趋向于道德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班级事情的过程中,必须恒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处事原则,切勿因分数高低、关系亲疏等狭义因素影响教师在班级的声望。
每个学生的成长花期不同,盛放自有早晚,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是一名班主任的良知底线所在。一件小事情的处理不当,对教师的公信力会产生长期的思维定势,短期很难消除其影响。相反,班主任的做法能让班级同学信服也必然会加持一名教师的声誉。
一名班主任的服务定位是班级每一位学生,而不是某一位专属。因此,班主任需要遇事冷静,保持客观的理性思维,恪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去秉公处理班级的各项事由。只有在师德方面折服众人,才能被众人信赖和拥护。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