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要内容
《厌学情绪、行为习惯、心理问题,知名教师教您解决这些棘手难题》节选
以下三类问题让很多年轻教师产生教育无力感:厌学情绪浓、行为习惯差、心理问题多。年轻教师之所以更容易觉得无力绝望,是因为见到这些问题的次数还不多。年轻教师要学会转换教育心态,改变教育方法,把打磨学生问题的过程看成磨砺自己的过程,把育人转化为育人育己,把渡人转化为渡人渡己。
遇到学生问题,请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视所见所闻为正常:学生成长中出现各种状况都是常见的、正常的,学生正在试错的年龄,不能只用“乖”和“听话”来衡量学生。
知自己所为要持久:有些问题不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很可能要持续到学生毕业,教师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能够让问题不继续恶化,也是一种成功。
保师生关系不对立:师生关系是所有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师生矛盾激化到崩裂,那么问题将无法解决。所以在解决问题时,教师无论如何不要主动激化师生矛盾。
下面提供一些学生问题的应对招数,供大家参考:
一、“厌学情绪浓”的解决办法
允许学生一点一点地改变。比如从上课经常睡觉到很少睡觉,作业经常不做到偶尔不做等,给学生转变的时间和空间。这就需要教师捕获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鼓励,正向强化。
创造学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先抓基础题,让学生想办法掌握和落实试卷里面容易的题,确保基本分能够获取,逐步恢复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恢复学生持续向好的信心。发掘学生相对较好的科目,不吝表扬,让学生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兴趣给他一个够得着的目标。
【友情提醒】
网络上有很多学生上课睡觉老师用友善幽默的方式使学生醒来的视频,不妨一试。也可以上课不喊醒学生,先确保集体上课,课后再把这个睡觉的学生喊到办公室补课,可以说:“你刚才睡得香,我没有喊你,现在给你补一下课。”
作业布置建议分层,根据学生能力来布置,加强面批。没有做的利用课间在老师身边补,上课照常上,下课来补。
沉迷网络者大多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亲情比较淡漠。这样的学生可以经常喊来帮老师做做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善意,并在某一门功课上寻找突破。
化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也需要从多个方向努力。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生动活泼有吸引力;用班集体活动和学习帮扶小组等,给学生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减少他们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和迷恋。
《学生不交作业,老师该怎么办》内容节选
大清早,学习委员抱着一摞整齐的作业本来办公室交作业,她拿着记录本对我说:“老师,你看!小星又没交作业,昨天的作业他也没补完!”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怎么办?劈头盖脸训斥一顿,还是苦口婆心一通说教,抑或拿起手机,满腔怒火向家长告状?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前三个属于低层次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后两个属于高层次需求,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
小星目前的需求层次是怎样的呢?《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提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他试图在告诉我们——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我对于如何得到它们,有错误的想法。
不交作业是小星采取的不当行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根据原因,我把孩子们不交作业的原因分别归类,大致分为四个类别。
类别一:拖拉型
拖拉型的孩子管理时间的能力比较弱,做事磨蹭,每天看似没有玩耍的时间,却总也完不成作业。对于这一类的孩子,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时间管理的小技巧。
制定时间安排表。每周的作息时间制定好,几点起床,几点上学,几点休息,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安排,并且按照作息时间做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请来闹钟当管家。有的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没有时间观念,拖拖拉拉。这时,不妨给自己请一个时间小管家,设定好完成作业的时间,定好闹钟。时间一到,闹钟一响,就不能再做作业了。只能第二天到学校和老师解释。若是按时完成了作业,击掌鼓励孩子,挑战自己成功。有了这个仪式感,孩子完成作业时会格外专注。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