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才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2023/8/8 10:46:39 阅读:64 发布者: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随笔《细说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文中提到四个管理理念“思想包容、行为规范、学法科学、精神富足”。思想包容,是班级管理的前提。行为规范和学法科学,是班级管理的抓手,属于“法”层次。精神富足,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属于“道”层次。
要保证学生精神富足,就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提升学生的精神状态才是班级管理的关键!
精神富足,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受到霍桑效应的启发!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学上的一个颠覆性实验!旧有的管理模式,只关注目标、标准、流程、效率等方面,几乎不去考虑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需求。而从霍桑实验后,管理更趋向于关注人的内心状态。这和班级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有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停留在行为规范层面上,学生中规中矩,但是眼中无光、学习效率低下!有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停留在学法科学层面上,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有意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但是学生的状态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行为规范、学法科学,只是停留在标准、流程、效率层次,并没有考虑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内心需求!
学生状态的改变,来源于精神状态的改变。
为什么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佳?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做好和做坏都是一个样子,做好了没有鼓励,做差了没有批评。学生感觉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没人在乎的!因为没人在乎,学生难免感到学习生活枯燥、无聊,状态自然就下降了!
霍桑效应,是指当人们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而会改变行为的倾向。用到班级管理上就是当学生得知自己被关注时,他会更有斗志、更有激情!所以,老师要有意识的去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被关注!
在这列举几个小措施
1、人人都可以当班干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把班级事务分摊到每个学生的身上,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为班级做贡献。
2、班级内部设立“师徒制”——让优秀学生帮、带暂时落后学生
让暂时落后的学生知道自己被关注,让成绩优秀的学生知道有人因为他而改变!
3、优化班级小组评价机制——每个人都能为小组做贡献
量化、放大学生的付出,让小组因他而改变。
4、定期做问卷调查——考虑学生的内心需求
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老师才能真正因材施教!
5、学生要有话语权、建议权——班级会因他/她而改变
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多给班级提建议,让学生见证班级因他而改变!
6、每天公布班级正能量,每周评选班级之星——关注、记录学生的真、善、美
让学生的亮点、长处能够被其他人发现,学生无时无刻都被他人关注···
总之,学生的精神状态,才是班级管理的变量。
转自:“班主任攻略”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