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教考衔接】 古文阅读 《宋史 ·欧阳修传》

2023/8/1 9:08:48  阅读:134 发布者:

教考衔接是指考的要以教的为依托,考的要和教的有关系,教考具有一致性。在高考试题结构中,信息类文本阅读和古文阅读是两道可以冲满分的试题,值得高三学生花点时间用心琢磨。

【教考衔接】古文阅读(二)《宋史•欧阳修传》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 2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文本一: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 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 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 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 知其一二, 以有待于汝也。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 屡废而叹。吾问之, 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 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 不敢忘。

太夫人自其家少微时, 治其家以俭约, 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 太夫人言笑自若, 曰:“汝家故贫贱也, 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来源:高三答案公众号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文本二:

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 志气自若也。修方贬夷陵时, 无以自遣,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 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 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 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 惟谈吏事, 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 不见治迹, 不求声誉, 宽简而不扰, 故所至民便之。奖引后进, 如恐不及, 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 洵子轼、辙, 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 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一处得1分, 超过三处不得分。(3)

布衣ABCDEFGHIJK声誉LMNOP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与“少长咸集”(《兰亭集序》)两句中的“长”字含义不同。

B. “俭薄,所以居患难也”与“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C.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与“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氓》)两句中的“至于”含义相同。

D.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与“才能不及中人”(《过秦论》)两句中的“不及”含义相同。

12.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3)

例句:吾何恃而能自守邪

A. 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B.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答司马谏议书》)

C. 故不我若也 (《种树郭橐驼传》)

D.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 欧阳修的父亲慷慨好客,乐于助人;而欧阳修主动提掖后进,在友人死后仍继续帮扶其家。父子皆是仁义厚道之人。

B. 欧阳修的父亲连夜审理案卷, 不愿因错判枉杀而遭人怨恨;欧阳修对于政事不敢稍有疏忽。父子两人皆能尽忠职守。

C. 欧阳修的父亲没有为后代留下房屋、土地等赖以为生的物质财富,但他崇高的道德风范是对欧阳修影响深远的精神遗产。

D. 欧阳修的母亲有着坚定的意志,守节不移并以俭约治家,身居贫贱仍处之泰然。欧阳修刚毅勇敢的性格有其母的影子。

14. 翻译。(9)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2)将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参考答案

10. CGL(原句:布衣屏处,经为人知, 修即游其声誉,谓必的于世。)

11. D(“ 项,抚育/年长; B, ……的方法/……的原因; C,有是“到”,表示程度、范围;D项,如不及/比不上。)

12.(A项不属于特殊句,,例句与其人三项有属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13. B(“不愿因……而招人怨恨”应为“不愿因……而留下遗憾”,原文“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恨”是指遗憾。)

14. 参考答案:

(1) 这就是我知道你父亲必式有后代的原因,你日式要好好勉励自己。我不能教导你,这是你父亲的志来。(“”……也,必有后,其,勉之,“”父父之志也”大意, 1,5分。)

(2) 祸患常常是由日点日滴少说的错误累、酿成的,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被自己所溺爱的人或物所困,难道只有伶人(是这样)? (于忽微/状语后置,智勇/作名词,于/表被动,岂独, 1分,同4分。)

转自:“语文习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