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体系的任务设计与开发

2023/7/31 15:28:05  阅读:90 发布者:

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体系的任务设计与开发

朱水平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

   要: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或形成新产品,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交流与合作、问题解决与思维发展等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它需要三个核心要素:居于课程核心的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和清晰的评分规则。评价目标的界定需要基于标准进行分解与转化。表现性任务设计强调基于真实的生活问题,评分规则的开发需要合理、公平、公正。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构成要素;开发与运用

参考文献引用格式:[1]朱水平.小学语文表现性评价体系的任务设计与开发[J].语文建设,2023(08):48-5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为不同年级学生和不同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采用有针对性的评价工具”[1]。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第一,评价方式具有多样性和适切性,教学评价必须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的学习结果,例如沟通技能、操作技能以及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等;第二,评价的标准应该是清晰且具体的、精准且逐级细化的。教学评价应分析特定年级“应该怎样表现”与“真正表现行为”之间的差异,方能检验教学成效并实施补救教学。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能够检测传统纸笔测验难以检验的高阶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等的情况,“更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构成积极的影响。如果在高利害评价中合理使用表现性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心将会发生积极的转变”[2]

本文来源: 语文建设 2023,(08),48-53

转自:“小课题研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