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支教故事】王圆媛:远山有爱——在大山深处播撒美育的音乐种子

2023/7/31 9:41:45  阅读:71 发布者:

202110月初,坐落在会宁县大沟镇的山群秋意正浓,漫山像是被绿色染料泼过了一样。支教路漫漫,从会宁县往大沟镇的路较为坎坷,山路、泥洼、水沟。此时我怀着坚定地理想信念,带着学院的殷切嘱托在这里等待开启我的人生新篇章。作为新时代音乐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山沟中的“希望”小学——会宁县大沟镇中心小学,我找到了一个音乐教育实践者关于人生的答案。

现如今从那里回来已一年有半,回顾当初,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受到同事的好评,得到大沟镇中心小学的肯定,对于我真是莫大的安慰。而我自己在支教的同时也得到了提升,无论在思想上、业务上也可以说受益匪浅!我敬佩大沟镇中心小学所有老师忘我的奉献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才是我真正学习的榜样。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同事的无私关怀下,我顺利完成了学校音乐课堂和音乐兴趣小组的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活动以及个人反思做以下总结:

一、课堂教学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着其它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使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这是重中之重。我所承担的是三年级二班、五年级一班和六年级二班的音乐教学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三年级二班共完成音乐课例有《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卖报歌》《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少年中国说》《匈牙利第五交响》。三年级音乐基础水平不错,一首新歌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学会。为了更好的让他们理解歌词,感受歌曲情绪,我便通过表演、比赛、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这样不仅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而且兴趣倍增,课堂气氛灵活多样,学的非常轻松。同时在让动脑筋,编动作、节奏的过程中,还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极大的激发了们创新思维的火花。五年级一班完成的音乐课有《兔子舞》《保卫黄河》《卢沟谣》《让我们荡起双桨》《我和我的祖国》《东边升起月亮》《茉莉花》;六年级二班完成的音乐课有《少年》《爱的人间》《爱星满天》《茉莉花》《映山红》。五六年级的学生仍然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但抽象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音乐兴趣不仅要保持还须使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知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歌曲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标记,如:反复记号、升降记号、上滑音、下滑音、休止符、倚音等,它们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我常用形象的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表达符号的用法,学起来就不会如食鸡肋一般索然无味。

二、社团活动

我担任二胡社团和葫芦丝社团的主要负责老师,周一至五的下午活动课时间进行兴趣小组活动。二胡社团活动的教学组织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开展教学和训练。坚持学生的基本练习:空弦练习、音阶练习、指法练习。在此基础上,增加难度,进行中指、食指、无名指的配合练习,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曲子训练,本学期二胡社团学会演奏的乐曲有《小星星》、《爱的奉献》、《红星歌》、《共产儿童团歌》等四首乐曲。葫芦丝社团的学生也有很大的收获,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够演奏的曲目有:《婚誓》《红星歌》《共产儿童团歌》《小星星》《神话》等乐曲。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择细壤,方能就其高。葫芦丝与二胡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增强了学生集体合作意识。愿二胡社团和葫芦丝社团能够真正的带给孩子们一份快乐、一份自豪、一份自信、一份荣耀。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高,更多的去学习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实施音乐美育为了追求舒展、愉快、自由、和谐,使学生从音乐审美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和满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实践证明,通过社团活动,这一教育目的已经基本得到实现。听着优美的乐曲,看着社团外的学生投来赞赏、羡慕的目光,学员相视而笑,笑容中孕育着我们的辛勤付出。

三、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应该本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寻找课外的音乐和学生喜欢的曲目丰富教学,以集体合作形式为主,引导他们共同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多钻研新课标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技巧,运用活泼的教学方法,积极渗透音乐教育理念,把现代教育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去,让课堂活泼起来,让孩子们跳跃起来。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为了克服以上问题,主要做到如下几点:

1. 认真备课,钻研新课标,结合新课标做好前备、复备工作,备课时要注意备学生。

2. 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特别对胆小的学生要多加鼓励。

3. 设计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性。

4.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5.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 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7. 多看多听指导师和其他一些学校老师的课,从中总结经验。

为期近三个月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有着种种的困难,比如路途遥远,生活不便,但我依然坚持着自己对于支教工作的执着,即使是在大雪面前,即使是在病情面前,这份执着不曾改变。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尽管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财富,更使我对支教工作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敬意。大山里的每一个孩子的能量都是无穷的,看着他们就好像看到了这座大山的希望,虽然困住了他们探索世界的脚步,但是没有困住他们感受世界万般美好的心灵。作为一名支教实习的音乐老师,我希望在他们的心中播撒下一颗音乐的种子,相信终有一天,这颗小小的种子会变成参天大树。

远山有爱

王圆媛,中共党员,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9级艺术硕士研究生,音乐教育方向,师从周枫副教授。在读期间参与西北师范大学2021年“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项目“顶岗援教”支教工作,获得2022年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十二届教育实习“优秀实习生”,现就职于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转自:“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