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蝉鸣燥热,再炎热的天气也阻挡不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7月17日至18日,扶沟县实验小学部分教师参与了扶沟县小学数学教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培训。
7月17日上午,在暑期教师培训开班仪式上,杨柏松校长做了精彩致辞,阐述了此次培训的目的与意义,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三个要求:
一、把握机会,明确学习目标。
二、认真学习,严守培训纪律。
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班主任呼宝珍老师也作了重要讲话,强调了学习的纪律和注意事项,希望各位教师在培训期间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
7月17日上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科技技术带头人高献军老师给学员们带来一场学术盛宴。高老师的《基于新课程理念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他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了一堂好课的标准。一堂好课是有意义的课,是有效率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是常态下的课,是有待完善的课。我们的课堂要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想法,指导学生与同伴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为所有人创造成功的机会。一堂好的数学课要关注课标,关注学生,关注教材,关注课堂,关注自己,关注细节。一堂好课不是书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由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过,不是教师能给学生讲明白就是好老师,而是会引导学生想明白的才是好老师。
一天的学习,老师们认真听课,课间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研讨交流,记录自己的感受,正所谓教学相长,彼此促进,不断进步。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切实体会到要想上一节好课,教师就要不断地更新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部分教师的学习笔记
部分教师的学习心得
周涵老师:今天(2023.7.17)上午听了高献军讲课,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我反思自己的教学,书本让学生读,我个人认为自己做的可以,讲新课之前我会提前让学生预习,并且会提出几个问题!也鼓励学生带着自己预习中发现的问题来听课!在课堂中!见解让学生讲,可是在我实际课堂中我也是让学生各抒己见!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自己总是急于求成,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甚至学生还没有说完就被打断!听课高老师今天讲的,我还想到那次去濮阳学习,有位教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复习图形的有关内容,计划一天完成,结果用了三天完成这个课时!我就很佩服那个教师!想想我自己感觉很惭愧!
王艳敏老师:今天有幸聆听了高献军老师的讲座《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他立足一线教师的课堂经验,以及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把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的要领与方法呈现给学员,提高了我的认知,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有了可循的方法,给我以后的怎样上好自己的数学课指明了方向。
其中高老师讲到:如何上好一节基于新课标数学课时,要做到六关注:关注课标、关注学生、关注教材、关注课堂、关注自己、关注细节。我的理解是课标是上课的根,学生是上课的魂,自己是课堂设计和课堂引导的总导演,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而以上所有的因素又是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数学教学活动,能否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语言,归根结底必须要由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能来推动。
高老师的讲座也引发了我对自己课堂的反思,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很想让每个孩子都喜欢数学课,也极力把课堂上的生动有趣。但面对学困生时不免压不住怒火而表现出过激行为:如罚抄题、罚站、训斥等,但这些措施却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习能力,不禁让我想到高老师的见解“鱼不可能上树,大象也不可能上树”它们都另有它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课堂上学习数学时要让学生有三个感受: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容易的;数学是有用的。培养好了学习习惯 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
王振平老师:今天上午听了高献军老师讲的《基于新课程标准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我获益匪浅,联想到平时的教学情况,我明白了课堂要高效,首先教师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一讲学生易混淆的,易错的,易漏掉的,二讲学生想不到的,想不深的,想不透的,三讲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讲了也不会的。其次教师要读懂学生,在同一性教学模式下尊重差异,研究差异,基于差异,始终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积极激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想明白,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环境,提出激发学生思维有效碰撞的好问题,引导学生说出不同见解,利用评价引导激发学生深度思考。
孙培红老师:正如高老师说的一样,在课堂上生气发火,总想把每个孩子教成天才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学中应读懂学生,读懂学生的特点,读懂学生的基础,读懂学生的特长性格。学习中,总是想让孩子都通过努力学习,然后考进一个好的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却从未想到孩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前几年总想着最大的成就是把孩子教好成材,总认为成材就是学习好,近年来才忽然明白,成材并不但但是考个好大学,而是孩子能够积极乐观,阳光向上,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即可。
教育是万能的,这个万能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健康康的人就可以,教学中尊重个体差异,明白了这点,教学会更轻松了。
吴俊霞老师: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高献军老师的《基于新课程标准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的讲座,使我收获很多,高老师对比不同版本课程标准的分析,让我对新版课标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让我对基于课标要求如何上好一节小学数学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非常认同高老师对于一节好课的想法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认为自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深入研学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不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就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待问题的想法,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关注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读懂学生出发,基于学生学习兴趣、基础、适应性等多种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营造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环境促进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
对于我们,对于学生,一节好的数学课的本质即是有趣的、容易的、有用的课。让我们都为有这样的数学课而努力吧!
春华秋实满庭芳,栉风沐雨砥砺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展望未来,我们任重而道远,此次培训活动,给教师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们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辛勤耕耘,扎实落实下,相信我校教师必将心中有爱,眼中有光,手中有法,为扶沟县教育教学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转自:“扶沟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