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古诗词鉴赏艺术手法汇总,常用常考,示例说明

2023/7/24 11:29:32  阅读:85 发布者:

1、直抒胸臆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2、融情于景

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托物言志

如:“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瀑布联句》李忱)

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

4、托物起兴

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5、巧用衬托

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韦庄)

6、欲扬先抑

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韩愈)

7、欲抑先扬

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

8、以动写静

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

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9、以静写动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王维)

10、以虚写实

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双调·水仙花》乔吉)

11、以实写虚

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12、虚实相间

如:“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13、乐景写哀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时是归年。”(《绝句二首》杜甫)

再如:“江上信美,终非吾土,何日是归年。”(《越调·平湖乐》王恽)

14、巧用问答

如:“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杜甫)

再如:“何人一纸防秋疏,却与山窗障北风。”(《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林景熙)

15、巧用比喻

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6、巧用讽喻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17、巧用借代

如:“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琵琶行》白居易)

再如:“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度大庾岭》宋之问)

18、巧用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19、巧用夸张

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

20、巧用拟人

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

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21、巧用对比

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店,只今唯有鹧鸪飞。”(《越中览古》李白)

再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雁歌行》高适)

22、巧用白描

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温廷钧)

23、巧用典故

如:“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金陵驿》文天祥)

24、巧用象征

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

25、巧用反复

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6、巧用互文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28、首尾呼应

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首联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尾联是风定云平,与归猎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

转自:“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