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为什么低年级学生读不懂数学题?如何能读懂数学题?

2023/7/21 15:05:17  阅读:95 发布者: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处于形象思维快速发展,逻辑思维发展相对迟缓的状态。总的来说,孩子们的思维水平是在进步的;但是在解题方面,他们依然会有所欠缺。

例如,对初中生、高中生来说,从概念讲起,再通过数学推理的方式来构建概念和方法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即用逻辑将知识串联起来。但是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一教学策略就行不通了,绝大部分学生在第一步就会遇到困难。

因为年龄和大脑发育的关系,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无法直接提炼出抽象的数量关系。

举个例子:有3个盘子,每个盘子里装5个苹果,盘子外还多了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个会做的孩子知道 一共有3×5+2=17个苹果。

但是,会做这一题的孩子,不一定会做下面这道题(指没有接触这类题型的情况下):小朋友排队,排了3排,每排排5个小朋友,还剩下2个小朋友没有排进去。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这两道题在成年人看来几乎没有差别,但是在孩子看来是有差别的。成年人读这两道题时,看到的是其中的数量关系,而不考虑具体情境和过多的实际意义。

而孩子则不同,他们读题时,读出来的不是一个数量关系,而是一个具体情形,一个场景,一个过程,一个状态。

如果大家明白了这个原理,那么很多现象想必都能理解了。

比如,让一年级小学生在没有学习乘法的情况下计算连加式题:一包饼干8元,三包饼干多少钱?最直接的方式是拿三包小零食,让孩子知道一包8元,三包就是把每包的钱加起来。这种方式比起在纸上画图更有效果,特别是对于演绎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

但是,更根本的解决方式是阅读,大量阅读,从带图的绘本故事开始。

 那么,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们增加识字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语言转换能力呢?

  1

#  选择图文结合的绘本

#  边听故事边理解文字

现阶段的小学生,思维过程往往依靠具体的表象,不易理解较抽象或与日常经验联系较少的内容。在选择儿童读物时,应留意其内容是否具体生动、贴近生活,其中故事性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外加一两句简单描述的绘本是较好的选择。

另外,学生的思维还带有很强的依赖性和模仿性,独立且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他们一开始阅读时,家长可以一边逐字读给孩子听,一边用手指引导孩子关注每一个字的字形,同时读出每一个字的发音。

这样,孩子可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着把自己听到的字音和看到的字形一一对应起来。

  2

#  从听识阶段向口述阶段转变

#  让孩子学会复述

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后,我们可以慢慢地将被动式的输入模式转化为主动式的输出模式。在这个阶段有三种具体方法可以给大家参考:

朗诵法

在识字的后半段,可以尝试鼓励孩子模仿大人正确的读音将书本内容朗诵出来。研究发现,朗读图书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指导方法,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讲故事法

朗诵一段时间后,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脱离书本,用角色扮演或故事描述的方式将情节、内容复述演绎出来,对儿童的言语、思维、理解和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讨论分析法

具体是指与孩子一起围绕同一材料,提出一定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能让孩子对阅读材料作进一步的分析,将接收到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3

#  数学文字生活化

#  生活现象数学化

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并能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后,就需要引导孩子把文字意思转变为数学语言。

为了切合孩子思维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再慢慢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数学语言具体化

在数学学习中,很多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在阅读理解数学题目时,可以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最为抽象的“图文算式”,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情境,将抽象的算式生活化。

讲故事能较好地帮助孩子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的学习方式进阶。小学阶段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将很大程度影响他们之后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生活情境数学化

学会了将抽象的故事转化成生活情境之后,还可以引导孩子根据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一、二年级的孩子开始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这个时候,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活动能较好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让孩子出题考考家长。

在一些生活情境中,家长可以故意装出一副不知道的样子,让孩子当一回小老师。孩子将生活情境以数学问题的形式呈现,并主动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这一过程需要孩子较多的学科知识积累、严谨的思维过程以及较好的表达能力。长期锻炼,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学科综合能力。

转自:“小学数学教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