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体验式学习,融通“知行意行”
2023/7/19 14:06:02 阅读:96 发布者:
春风习习,万物复苏,又是教研好时节。4月13日,苏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研讨活动在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举行。活动旨在以课例研讨推进新课标理念的有效实施,以体验式学习引导教学方式革新,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
本次活动分为课例、讲座、说课、点评四个环节,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堂展示 聚焦体验式教学
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的汤文波老师执教《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她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纷繁复杂的公共生活有秩序运转的奥秘。通过实验、视频、采访、场景等真实案例,抽丝剥茧,体验公共秩序为我们带来安全、舒适等感受,同时直击一些场景秩序缺失的痛点,尝试让学生试一试、说一说、猜一猜、劝一劝,全方位体验秩序之魂、秩序之美,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筑基助力。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李逸桦老师执教《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以“外国友人要来中国旅游”作为情境,引导学生邀请他“请到我的家乡来”。从选择旅游目的地入手,介绍大美中国,熟悉中国版图。再通过体验当家乡小导游,让学生对我们共同的家乡——苏州作具体介绍,展示苏州的风景名胜,交流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于家乡苏州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张家港市江帆小学严书芹老师执教《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教学中严老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立足学生的发展,创设了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在活泼有趣的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规则与人们生活幸福、美好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道德认同的内化和发展,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陈颖老师执教《我是一张纸》一课,学生在课前调查、课堂讨论中明白纸无处不在,用途广泛;在竹简和纸的实物比较中,评价纸的巨大优势;在古今对比,步骤排序中,了解纸的来之不易;在精准计算中,唤起节约用纸的环保意识。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将节纸理念转化为行动动力。
讲座分享 学习体验式理论
课后,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诸旸老师为大家开设了名为“体验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的讲座。讲座从“什么是体验式教学,它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作用是什么?”“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有哪些体验式教学方式?”“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更好的运用体验式教学?”四个话题入手,全面剖析了体验式教学方式,为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供了抓手。
说课交流 浅谈教学理念
四位执教教师结合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体验式教学为背景,从教学内容选择、课堂活动的设计、学生体验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交流中分享设计的心得,碰撞思维的火花。
专家引领 剖析体验式学习
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尤志华老师在评价《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指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知行合一。
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朱颖颖老师在评价《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充分肯定了执教者对于体验式教学的正确理解,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就是通过外部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节课多彩的活动充分丰富了学生的体验,确实达成了这个目的。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陵实验小学朱凤老师点评《我是一张纸》一课时,提出了四个“体验”,于现实生活中体验,加深学生认知,于资源拓展中体验,提升学生情感,于探究活动中体验,优化学生思维,于任务驱动中体验,促进学生实践。并对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给予了肯定和期望。
张家港市乘航小学叶丽霞老师充分肯定了《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中执教者基于学生立场设计的生活情境和真实任务驱动下的学习活动。她指出,在立体化学习场域中的体验、探究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在有意义的学习实践中凝练素养,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最后,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徐蕾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体验式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需要结合地域特色、班级情况等,让教学在课堂真实发生。体验式教学也要侧重学生真实感悟的唤起,让学生有了真正的内心触动,才能实现“知情意行”的完美融合。
本次活动,让与会老师充分感受到了体验式学习带动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由教师讲授转向学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多样的体验活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转自:“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