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赣”“浙”携手,向“美”而行|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地方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在我校举办

2023/7/19 9:47:45  阅读:67 发布者:

四月的微风,温暖和煦;

春日的校园,生机盎然;

近日的附小,高朋满座。

为贯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426日至27日,由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主办,赣州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协办的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地方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在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浙派名师团队现场指导,有全省各地市美术教师200余人参加。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浙派名师团队带来的精彩课例展示,有各地市教研组进行的分组研讨和课例汇报,还有专家点评等。通过名师引领、联片互动的方式切实帮助一线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课例展示

浙派名师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博文小学劳亚炯副校长执教《片片晚霞印心田》。劳老师以杭州与赣州晚霞共同点引出课题,让学生了解到晚霞有哪些颜色组成,再递进到欣赏晚霞中劳作的人们及晚霞中静谧的景致,启发学生思考,并不断引导学生欣赏表述艺术作品,通过各种观察不断的发现,进而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整节课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逐步达到教学目标。作业环节选用亚克力板拓印的新颖方式创作了晚霞,形成一幅幅富有想象力和意境美的抽象画。

浙派名师浙江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马上副校长执教《“然”在赣州》。马老师的课堂轻松自然,如春风一般通过层层引导吹动学生的心灵。马老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巧妙地创设了情境,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在步步引导中,自然地转入设计的领域,以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为切入点,进一步启发学生把红色本土文化和设计结合的思维方式。一节课下来本地课程资源得到了挖掘创新,在孩子们的设计稿中,赣州建筑也因红色本土文化的融入而焕然一新。

浙派名师浙江嘉兴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美术教研员王爱民老师执教《建筑物中蕴思意》。王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提出问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本课知识难理解,但王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当地建筑特色,进而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建筑,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思考的习惯,推动艺术素养的提升。学习任务环节采用辩论的方式对赣州古代民居的去留进行思考,新颖独特的方式,唤起了孩子对家乡古代建筑的保护意识。  

分组研讨

26日下午,来自全省各设区市的参会老师们在浙派名师的带领下分成四个课程研发小组,基于江西地方美术资源开发单元课程。为了能设计出更完美的课程,老师们通宵达旦、忘我研讨。从大框架到小细节,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课例汇报

27日上午,四个小组代表分别以《心·江西》《苦尽“赣”来》《古迹匠心 魅力江西》《赣“情”艺语》为主题进行课例汇报。

浙江师范大学朱敬东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吕明霞博士、江西省美术教研员王一开老师、赣南师范大学肖俊教授结合汇报课例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和指导,为广大美术老师进行课程开发指明了方向:以大观念为统整,开展主题式学习;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驱动,倡导情境化学习;以问题为牵引,进行探究性学习。

主题课例

浙派名师湖州市仁皇山小学叶米娅老师带来地方文化单元课程主题一《家家门巷深几许》。叶老师以赣南客家古民居资源为载体,将地方本土美术文化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课程由修复古民居为主线,引发学生对保护和修复古民居的思考。与此同时,利用直观的、熟悉的灶儿巷

来对比讲解美术知识点,培养了审美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感知小巷的故事,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浙派名师丽水庆元城东小学副校长吴家仁老师展示了地方文化单元课程主题二《瓦当滴水溯千年》。吴老师以设谜的方式引出客家民居中的瓦当,运用视频的方式传达瓦当相关知识引发学生思考,聆听瓦当诉说的故事。灵活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本土文化的艺术与魅力。

浙派名师嘉兴平湖市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赵永华执教地方文化单元课程主题三《见微知著续文脉》。他以不同角度观察赣南客家民居魏家大院为切入点,利用乡土资源和民居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深入融合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发现、体验、探索传统的客家民居建筑文化,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探索美、领悟美,从而达到传承优秀本土文化,激发孩子们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生作品

在浙派名师的指导下,附小学子思维活跃,大胆创作,表现出较高的美术素养,创作的一幅幅绘画作品受到专家、老师的高度评价。

活动总结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王一开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认为:美术教育,是审美精神的培养,是立美精神的学习。江西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革命传统文化进校园,我们应因地制宜,加强地方文化浸润,让旧址、遗址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而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在现实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这个体现核心素养的关键,即在于要从“育技”到“育人”,体现“育人”价值,即为体现核心素养。

“此次教研活动形式丰富,收获满满。特别感谢浙派名师团队不远千里赴赣为我们传经送宝。活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提高了我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也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观摩教师湛蕙铭老师不禁感叹。

为承办好这次全省教研活动,赣南师大附小师生以“客家文化+美育”为主题布展,向浙江和省内美术教师展示了独具意味的客家建筑、客家服饰、客家美食、客家语言、客家风俗。既为此次教研提供了课程开发的文化素材,又展现了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培养人文素养所取得的美育成果。

转自:“赣南师大附小”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