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教深学】聚焦“数与代数”领域 提升专业素养——记学校数学组教研活动
2023/7/19 8:49:19 阅读:117 发布者: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新课标理念,丰富数学课堂多彩多样,集教师教研智慧,5月25日,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参加“中国教育学会2023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并开展“数与代数”领域教学主题式教研活动。
观课
《口算乘法》
口算乘法是笔算乘法的基础,学好笔算的前提是要打好口算这座“地基”。徐老师充分把握学生认知起点,课堂一开始就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感觉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在探究环节,徐老师没有忙于去讲解,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摆小棒、去发现算法,并归纳算法。正是因为知识源于学生自己的发现和探索而获得,在后面的练习环节中学生运用自如,效果很好。练习训练容量大而且有实效,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拓展。最后,学生在回顾反思中促进学生不断成长。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要上好一节计算课,重点就在于把计算的算理让学生理解,算法要多样化且要注重算法的优化。沈老师先将具体的做法一一展示,使得几种算法学生都能清楚的看见。紧接着,沈老师将数字变大,问学生:现在你会采用哪种方法计算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发现笔算更加简便,体现了算法的优化。在学生分别展示了三种算法后,沈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算法的理解,即算理,也就是算法的来龙去脉。在沈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学生能流利的表达,把自己的语言规范化、准确化,进行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生,学生不仅会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还为后面更大的数相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做好了知识的铺垫和迁移。
评课
郭建芬:
1.数形结合,追求算法和算理的融通,做到法中有理,理中有法;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分、加得到结果,突出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数学思想,不仅解决了“怎么分,还解决了为什么这么分的道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如何更好地勾联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等做好迁移的准备有待推敲。进一步突出计数单位在乘法运算中的一致性还有待进一步思考。理解乘法通过分、乘、合的过程,将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等等相加的过程,体会整数乘法的一致性。
夏懿:
下午三节精彩的课堂展示后,聆听了来自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崔海江主任的点评讲座,受益匪浅。崔主任从课标理解、亮点分析、几点建议对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的点评。通过四点分析:1.设计合理的问题情境;2.充分利用“几何直观——点子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3.经历“拆——算——合”的操作过程,体会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思维方法;4.体会算理金额算法的一致性。让我看到数与代数领域一节好课的样态。肯定亮点的同时,崔主任提出的三点建议:1.突出数学本质(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2.调整“学——教”比重;3.关注核心素养“群”。给我的课堂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崔主任深入浅出的点评也让我学习到了评课的一般模式与方法,为我看懂一节课提供了的视角,提升了站位。
胡娴:
这节课老师注重让学生发现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简便算法,把一位数分别去和两位数的个位、十位相乘即最简便的口算方法,通过让学生说算法反馈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自主发现总结出先分后合的算法,老师通过结构化板书将抽象算理可视化,达到算理和算法的融通,通过游戏化情境引发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的积极性,逐步达到口算的正确和熟练。
卢秋凤:
今天听了一节徐老师的《乘法口算》深受启发,老师把枯燥的计算教学,赋予了生命力。老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景游乐园游玩买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顺着一条主线,创设情景-自主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选择最优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找规律,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运用迁移类推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老师还能精心搭建平台,让学生经历算法形成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算法多样化,感悟算法的最优化。教学中老师还能给学生一个跳跃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有效地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王怡:
在学习了沈老师的计算教学后,有两点感悟:1.借助图形表征,让算理可视。王老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直接呈现竖式,而是借助点子图让学生自己探索14×12的结果,学生通过拆分的方法列出了横式与竖式,理解了两位数×两位数的算理。即14个10和14个2的和。2.循理入法,建构算法模型。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竖式,即0和加号,教师并没有武断地加以评判,而是让学生通过比较和说理逐步舍弃错误的或不规范的竖式,进而完成竖式的意义建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用竖式计算14×12的过程,说说计算的步骤以及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在了解运算程序的同时,沟通横式与竖式之间的联系,感受算理与算法之间的关系,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本次活动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生长出更多教研之花,促进了教师们专业的成长。教师们在听中学习,研中收获,相信数学组全体教师将搭乘满满教研之风的大船,砥砺前行!
转自:“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