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展风采,异构促提升——记三区两校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活动
2023/7/18 15:58:50 阅读:82 发布者:
同课展风采
保定市高新区实验学校
异构促提升
三区两校初中地理同课异构活动
三区两校 同课异构
阳光和煦的三月,一切都焕发着新的生机。我们坚信师生的生命成长就在课堂,向课堂中的2400秒要质量,也成为了我们教育人的共识。
愿景之下,皆为所往。市区三区的高新区实验学校、竞秀学校、莲池区第一实验中学三所学校联袂,由高新区实验学校和竞秀学校以地理学科为例,聚焦新课标,研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策略;锤炼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以生为本的地理课堂。3月28日,在高新区实验学校和竞秀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初中部开展了第一期以“同课异构”为活动方式的学科教研活动。
课堂观摩
来自高新区实验学校的郭宇老师和竞秀学校的霍龙燕老师,围绕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开展了同课异构。本节教材从冰雪世界、独特的野生动物、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等三大方面介绍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教学内容呈现主题鲜明、详略得当。本节教材内容对应的课程标准是“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节内容主要是基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高新区实验学校郭宇老师以感悟我国南极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建立出发,带领学生化身小小科考队员,将两极地区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征、极地科考以及极地生态环境问题贯穿为科学考察的情境。利用板块的形式从整体出发对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向进行了整体性架构。本节课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其间利用了立体遥感地球等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趣味游戏等学生活动寓教于乐,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均得到了锻炼与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极地探险和科学考察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竞秀学校的霍龙燕老师以我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观测到的南极日出作为情境导入,通过探寻“雪龙2号”如何前往南极引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根据气候资料图推断南极地区气候特征,在冰天雪地中了解两极地区的人口状况,最后通过致敬科考队员,探究科学考察的价值在何处,对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做了深入探究,引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节课以线性推进的方式,将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等环节之间的联系梳理清晰、层层推进,落实了新课标下保护两极地区生态和资源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专家引领
两校领导与地理教师、教研员专家听课。
两位教师课后反思。
保定市竞秀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乔豫老师对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做了深入地点评和指导,也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节课《义务教育地理课程课标》要求体现两极地区的特殊性,对知识的迁移、学习地理的方法和策略、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乔豫老师对两位教师关于地理教材的重组给予高度肯定。地理作为科普性学科,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理现象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相融合,与此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两校领导也对两位新教师的作课进行了评价。
本次地理学科开展的两区两校同课异构活动,对促进两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有着深刻的意义。老师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登高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每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都是一次磨砺、一次成长、一次收获。我们行走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路上,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带着思考开启一个又一个的新征程!
转自:“保定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