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同行
研途开花
2023年第一学期综合一组教研活动
为进一步探索我校体育艺术学科“问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深入学习、理解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原则、方法,促进学生体育艺术核心素养的提高,结合同步课堂、市级研训和本校教学,本学期,我校综合一组开展了“问学课堂”体艺学科协作教研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01
体育:陈巧 执教《障碍跑的练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障碍跑的练习方法2》。陈老师创设了营救小动物等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发挥想象尝试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如滚,爬,跨,跳,钻等,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解决本堂课的关键问题,培养了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对校丽水市莲都区城北小学的5名同学也加入本次课堂,开始他们还有点害羞,经过老师引导,同伴户主,同学们还是学得不亦乐乎,跟我们绣小的结对同学团结协作,大胆地参与到比赛中。
02
美术:潘俊宇 执教《年年有余》
潘俊宇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第2课《年年有余》的内容,以游戏“我画你猜”开始,跟随着一只穿梭千年的小鱼引领学生们融入到课堂中来,以一份来自设计公司的委托书营造真实情境,从而和学生一起挖掘出完成委托的好办法:“简化、夸张和变形”以及“对称式、旋转式、向心式、离心式”等。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设置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变魔术”“两分钟挑战”“鱼纹盘展销会”等,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气氛热烈。
03
体育:郑俐婷 执教《四人快速传接球》
基于体育课堂教学四转型,郑俐婷老师和五2班的孩子们一起呈现了《四人快速传接球》一课。郑老师创设实战情境,引导孩子们思考“怎样让防守队员失去正面防守位"以此来完成传接球达到快攻、转移及得分的目的。设置小组化教学,以问题引导,复盘场景把课堂交给孩子,更多听到他们在课堂中探讨,评价的声音,孩子们的内驱力爆棚。让课堂教学由“牵引”走向“引导”从而促生高效。
04
美术:沈妙青 执教《小小拨浪鼓》
沈老师带领孩子们欣赏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拨浪鼓藏品
,再通过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小组合作的方式,层层拨开拨浪鼓背后的历史和创业故事。最后通过在圆片上绘制关于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及创业的故事,引出鸡毛换糖的义乌精神。
05
体育:张丹菲 执教《连续跳跃的练习方法》
张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连续跳跃的练习方法1》,利用呼啦圈进行“一物多用”,从开始的准备部分就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跳跃。教学过程张老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分组合作,创设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思考并解决问题。通过摆出多种不同组合的呼啦圈造型学生进行多种单双脚连续的方法。最后通过竞赛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单双脚连续跳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学生在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创新,在小组合作中完成各项任务。
06
体育:王彬宏 执教《各种形式的接力跑与游戏》
王老师本节课的内容为各种形式的接力跑与游戏,本节课主要以游戏的方式开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好游戏与竞赛,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对于动作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意志力相对薄弱,互帮互助意识淡薄,本节课通过游戏与竞赛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团结协作精神,从学生个性出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07
体育:陈志佳 执教《呼啦圈的练习方法》
在课堂转型中,陈志佳老师和的孩子们一起呈现了《呼啦圈的练习方法》一课。陈老师创设实战情境,引导孩子们思考“呼啦圈的玩法"以此来完成呼啦圈的练习目的。教学方法恰当。在教学中,教师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学法指导,营造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08
体育:王冠军 执教《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
王老师执教水平二《篮球运球的方法》。本节课按照练习方法的特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能很好地完成练习。并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善于思考,老师也能给学生足够的创造发挥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本堂课学习氛围浓厚。
09
体育:郭江毅 执教《前滚翻的练习方法》
郭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下册的《前滚翻的练习方法》,郭老师将前滚翻分解成抱膝团身前后滚动、前滚翻+直腿坐撑→屈腿坐撑→蹲撑→蹲撑直立起,最后才能快速衔接下一个动作,从而节省了从垫上爬起来的时间,使得学生在体育测试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套贴近测试的组合游戏,让学生们真正体验比赛中的乐趣。
10
音乐:孟佳 执教《新疆是个好地方》
整堂课以音乐文化为主线,让学生在新疆之旅感受体验新疆节奏、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通过以参观新疆的光,特产及宝藏为线,渗透歌词教学,让学生不断熟悉旋律走向满载无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记忆,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通过听、唱、动等活动感受体验新疆节奏、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教学,使人文更好的服务于音乐。
11
音乐:万丹 执教《我爱雪莲花》
万老师和204班的孩子们共同学习了《我爱雪莲花》一课。整个教学万老师始终以感知和体验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利用各种形式学唱歌曲,为学生创设了充满音乐美感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愉悦的气氛中,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
12
音乐:孙志龙 执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孙老师与丽水城北小学302班的师生一起通过云课堂的方式学唱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歌曲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山里清澈的泉水、丰富的果实、美丽的山野,抒发了山里的孩子心爱山的深刻感情,刻画了山里的孩子热爱劳动奋发将山乡建设得更美的决心。授课中,孙老师启示学生认唱歌曲中出现的常用节奏型、朗读歌词、分段聆听、互动学唱,抒发大山情,歌颂家乡美,自豪地唱出对家乡的热爱!整堂课遵循音乐教学新课标理念,引导学生从“审美感知”到“艺术表现”,再由“创意实践”到“文化理解”,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音乐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13
音乐:付菲菲 执教《创·中国龙》
付老师这节创编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课堂教学应指向素养导向,提升学习能力与品格。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主题式、项目化等学习方式,作为课堂学习的优化与变革。这节课运用小型项目化学习与逆向思维的方式,在实践体验中学习、创写、表现音乐,感受乐情。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等能力,使音乐深度学习在体验中发生,在实践中提升。
14
美术:华美娜 执教《中国漆器》
华美娜老师执教5下《中国漆器》一课,通过“小知识”助力学生了解漆这种有着生命力的涂料,用“说一说”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历代漆器作品在纹样和制作工艺上的变化。最后通过“学习建议”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漆器在纹样和工艺上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欣赏不同时代的漆器之美,感受漆器沉稳而高雅的美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15
书法:骆孝滨 执教《一字头》
骆老师执教的写字课《一字头》,践行问学课堂,落实书法核心素养:一是课堂注意学生的书写习惯,注重书写双姿的要求。比如在学生练习时播放写字姿势歌,课上能适时强调,练习时能随时表扬或纠正。二是书写技能做到精准指导和有效辅导。能引导学生遵循观察、分析、描摹、临写、评价、矫正、提高的过程,循序渐进,组织教学。三是问学课堂与美育课堂融合,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通过整体感知→观察剖析→书写练习→展示评价→巩固运用→拓展延学,引导学生感知美→发现美 → 体验美 → 分享美 → 运用美 → 拓宽美,从而体验汉字的形体之美。四是链接古代名家和经典碑帖,寻根溯源,感受书法文化的魅力。
“树标立本,优势发展”,体艺教研活动以“问学课堂、品质教学”的标准研究引领音体美课堂教学,全面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将“立德树人”这一育人根本任务,置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育人实践中去参照,围绕音体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深度学习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学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的教育工作。
转自:“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