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教研】用好支架,落实复述——三年级品质课堂教研活动
2023/7/18 10:49:15 阅读:74 发布者:
用好支架
落实复述
新丝路学校三年级语文组教研
“教研虽无涯,探索亦有道。”为促进教学的实效,提升整体教学教研能力,三年级语文教研组“抓细节中的趣味,搭支架进行有效复述”为主题,围绕主题核心项目,抓住“复述”这个重要的语文要素,在课后关键习题和表格的引领下,先概括地说,再具体地说,使学生在反复的实践中领会方法,切实形成较强的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01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季晓敏老师执教的是《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学中,季老师抓住文本中“急性子顾客的三问”和“慢性子裁缝的三答”,通过一次次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验角色,感受顾客之急和裁缝之慢。在季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堪比配音演员,在真实的讲演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复述的方法。
♦教研促成长
02
《方帽子店》
王建老师紧紧围绕本课的核心问题,由浅入深,把复述策略进一步得到深化和运用。首先借助语作本上的习题,理清层次,初步感知主要内容;然后通过领悟大人们一成不变、僵化的做法,依托关键词,学习复述第一部分内容;接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激烈的父子大战”和“暗地较劲的帽子店”。表格式的呈现,使这两者对比十分明显又直观,从而搭建了复述支架。而学生扮演“智慧老人”的角色,又激起他们讲故事的兴趣,从“有序说、不漏说、生动说”三个方面进行多渠道互评,提高学习复述的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03
《枣核》
金健强老师执教的《枣核》遵循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并进行学法迁移,巧借板书示意图抓枣核动作变化抓情节复述,他引领学生找到梳理故事内容的方法,抓主要情节,利用图文并重的特点,把各级主题关键词与图等链接,以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故事,理清思路,并复述故事。学生在练说的实践中,习得了复述方法,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及思维能力。课堂上孩子们的生动投入的复述,都源于金老师对复述方法的有效指导。
♦教研促成长
04
《奇妙的想象》
王日珍老师通过搭建“看到题目提问题,说说自己最想听的情节,抓住事物的特点或反方向来写一个故事片段,用上‘有事故’的小妙招,修改习作”等写作支架,唤起学生的童心,在写作中尽情发挥想象。
05
复习有妙招
陶亚玲老师在三年级孩子已有学习生字方法的积累的学情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在复习生字词方面,首先是识字方面,陶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发现,不死记硬背,以引导和总结识字方法为主。在阅读方法上,陶老师通过结合不同单元的课文内容,回顾阅读要求,渗透和内化阅读策略,总结阅读方法。在语言表达上,也是结合不同单元的课文例子复习,让学生感受、总结“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说清楚”。
教学之道,贵在探索。
教无定法,贵在得发,
专研、探究,可穷其理。
每一次教研活动,
都是一次思维火花的碰撞、
集体智慧的分享。
为科学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我们在探索的路上不断前行。
转自:“义乌市新丝路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