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入,思维共生——我校朱祥勇校长受邀在融创课堂全国教学联盟暨第三届融创课堂教学研讨会做交流
2023/7/17 14:05:12 阅读:165 发布者:
技术融入
思维共生
我校朱祥勇校长受邀在融创课堂全国教学联
盟暨第三届融创课堂教学研讨会做交流
在“双新”“双减”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技术融入,思维共生——融创课堂全国教学联盟暨第三届融创课堂教学研讨会”于2023年5月17-2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担任学术指导,融创课堂全国教学联盟、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主办,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杭州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共同承办,全国各地教育同仁通过教研网同步收看,旨在达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为推进融创课堂教学范式建构形成更强大合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5月18日上午,成都高新新华学校朱祥勇校长受邀到场作了《多方统整建构融创课程体系》专题分享。
朱校长从“融创课程的缘起”、“融创课程的内涵”、“融创课程的统整”、“融创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四个方面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校多年来致力于融创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经验分享。
朱校指出新华融创课程的缘起是学校笃力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用实际的教育行为与时代同频共振。新华“融创”,“融”即统整、整合、联结;“创”即创造、创新,创生。融是基础,是方式以及手段,创是目的,是根本更是核心。融创即整合关键要素,融汇通达,创生素养。融创课程就是以“融创”的思维,开展课程整合和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科育人与学科间综合育人的有机联系,构建整体育人、全科育人的学校课程体系,其目的让学生拥有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运用创造性思维去解决挑战性问题的创新能力,在知识与能力的创生中产生丰厚的情感素养,形成核心价值观念。
新华的融创课程以学科内单元式统整、学科间主题式统整、超学科项目式统整、“学科+生活”活动式统整方式,建构起多个“教育世界”(学校、 家庭、社区等) 相互融合且不断创生的课程体系。学校打破传统的教研备课形式,通过三级教研平台、交叉互动跨学科教研平台、教科研联合平台开展“四构”备课:把课程体系进行结构化处理,以问题化的方式解构为教学形态,将问题进行逻辑化梳理,从学生的视角进行问题解决的链条重构,最终学生自我建构学习体系。
融创视野下的课程统整,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课程内容和个人需要与兴趣之间、课程内容和校外经验之间的广泛联系,放大了课程效应,“让课程回归学生”“让课程回归生活”。
在学校领导孜孜不倦、务实笃行中;在全校教师凝心聚力,奋勇前进中,新华学校关于“融创”的思考不断深入并取得不俗的成绩。2022年学校倡导的《融创课堂:重构关系的教学范型》课题荣获四川省政府成果一等奖,《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一体化课程研究》课题获得成都市阶段性评审一等奖。《传承优秀文化 厚植家国情怀——融合视野下的儿童川剧创编实践》获得四川省第四届“立德树人”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近日,学校申报的《融创课堂:重构课堂关系的教学范型》荣获教育部公示的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融创课程结硕果,奋楫扬帆逐浪高。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将继续以“教育科研”之云帆,解缆起航,积能蓄势,劈波斩浪,为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而积蓄磅礴力量。
转自:“成都高新新华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