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2023/7/12 15:16:51 阅读:69 发布者:
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现在的学生作文是个什么状况呢?
第一基本看不到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无论写什么文章都是在重复别人的观点,只是在材料的起点上打转转,不会分析,更不会深入思考,甚至找不到思考的入口和途径。通篇都是大道理,没有具体问题的分析;或者是有用的废话,喊喊口号,凑凑字数而已。
因此也基本上看不到文中有“我”,缺失了个性与自我的文章,只能是一堆语言垃圾,毫无意义。
是我们的学生无话可说吗?是我们的学生不会思考吗?
不是,是我们的作文命题、作文指导给学生套上了思维的枷锁,让学生无话可说。作文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缺乏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价值,居高临下,装腔作势,摆出一副说教的姿态,学生自然只能迎合着说些有用的废话。现在的作文指导尤其是网络上流传的指导文章,概念、术语满天飞,把写作搞得像研究原子弹一样,让人望而生畏。那些生搬硬套的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以新八股文的面目诱导学生,试图形成新的作文模式,固化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热爱写作、指导写作的老师少之又少。在这样的写作环境下,久而久之,学生的灵气便没有了,写作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变成了模仿抄袭;说真话、表真情不存在了,大话口号喊得震天响;有见地的表达看不见了,认识肤浅,思维懒惰,品质低下,整篇文章只剩下文字与事例的堆砌。学生对写作越来越没有兴趣。
更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老师们还要从这样的文章里择优而表彰之,大部分毫无思维含量与语言质量的文章,在阅卷时只要符合题目要求,也能拿到作文评分的基准分。作文评分的模糊性、不确定性,使得写作教学的空间越来越小。试想一下,一个从来不进行写作训练的学生,考场上围绕材料,随便编编凑凑,写够字数,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谁还会在作文上下功夫呢?高考备考本来就是分数至上,不用付出多少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分数,和努力写作还不确定能不能拿高分相比,傻子也明白该怎么选择。作文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高考分值60分尚且如此,阅读也好不到哪里去。
对于写作,语文教师还能做什么?
写作是表达,表达首先得要有内容,这内容不是现成的语言材料和事例,而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对事物有认识,对现实有思考。这些认识和思考首先来自于现实生活实践,其次是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事物、对现实、对生活的的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
所以语文老师要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别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什么,然后在以此为基础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分析,形成自己的认识。
作文指导的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去认识事物,思考生活,然后用恰当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学生若找不到认识与思考的入口,老师就引导他寻找,指给他方向。然后督促他去自己思考,要求他去表达。
学生不会写作的问题只能靠学生自己去写来解决,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实践,要求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作文指导,何须大费口舌,做什么指导讲解?何必整什么理论模型?学生不会的事,教师也代替不了。
转自:“语文习者”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