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第四部分“课程内容”中7~9年级是初中年级段。依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本学段共设置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等五个主题。保定市初中道德与法治朱永辉名师工作室,依据五大主题,结合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整理出了与每个主题相关的教材知识点,希望对各位同仁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所裨益!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第二期
望都县第四中学 刘月平
学习主题三:抗挫折教育
内容要求:
正确认识顺境和逆境的关系,学会情绪调控,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具备迎接挑战的能力。
教学提示:
以“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为议题, 探讨应该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 战胜困难,增强抗挫折能力;掌握 处理负面情绪和减压的方法,学会 利用专业心理干预解决心理困扰问 题,预防自我伤害。
核心知识:
本部分内容涉及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增强生命的韧性》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
(1)挫折教育:正确看待挫折(正常现象,两面性);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学习压力的方法、面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2)情绪管理:情绪的作用(两面性)、正确看待负面情绪(两面性)
(3)学会以恰当方式表达情绪(关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
(4)合理调控情绪:(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放松训练)
具体知识呈现:
1、什么是挫折?(七上P105)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2、面对挫折产生不同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的表现和原因? (七上 P106)
表现:(1)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
(3)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原因: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3、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是什么?(七上P107-109)
消极作用:面对挫折,会使人产生失落、焦虑、等负面情绪,容易让人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积极作用: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4、如何正确认识挫折?
(1)面对挫折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
(2)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对待挫折。
(3)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5、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七上P107-109)
(1)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2)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3)要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
6、青春情绪的种类有哪些?(七下p35)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等。
7、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哪些?(七下p35)
①个人的生理周期 ②某件事情的预期 ③周围的舆论氛围 ④自然环境
⑤周围情况的变化
8、情绪的作用有哪些?(七下p35)
①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②积极作用: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③消极作用: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9、青春期的情绪特点有哪些?(七下 p36)
①情绪反应强烈 ②情绪波动与固执
③情绪的细腻性 ④情绪的闭锁性 ⑤情绪的表现性
10、如何正确面对青春期的情绪? (七下 p37-38)
①青春期的情绪特点体现了青春的活力,它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②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学习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
11、为什么要恰当地表达情绪?(七下P39)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③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12、如何表达情绪?(七下P39)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学会在合适的场合、时间,以合理的方式表达;
表达情绪时要照顾他人的感受;遵守道德和法律,不能损害他人和集体的权益。
13、如何正确看待各种情绪感受?(七下P40)
①我们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
②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③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健康。
14、学会合理调节情绪的意义?(七下P40)
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③还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心境。
15、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七下P40)
①改变认知评价② 转移注意力③ 合理宣泄④ 放松训练
16、愤怒管理有哪些方法?(七下P40-41)
①与信赖的长者交流②自我提醒。③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④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⑤写一封信。
17、如何安慰他人?(七下P41)
①为他做些体贴的事 ②做一个耐心的听众
③设身处地,向他表示理解 ④帮助他转移注意
学习主题四:生命观教育
内容要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教学提示:
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为议题, 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感悟生 命的美好,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性 和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通过生涯 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努力 为国家与社会作贡献。
核心知识:
本部分内容涉及: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少年当自强》第六课《我的毕业季》第七课第二框《走向未来》
(1)追问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把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为国家、社会、人类做出贡献都是有价值的生命)
(2)感悟生命的美好: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先死而生,热爱生活;敬畏生命,关爱他人(我们都是休戚与共的人类共同体,不漠视他人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
(3)合理规划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利用人生有限的长度,追求生命的高度,成就幸福人生。
具体知识呈现:
1、生命的特点 (七上P89-90)
(1)生命来之不易(2)生命是独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是短暂的。
2、“生命有接续”的表现 (七上92-93)
①一代又一代个体生命实现了人类生命的接续。
②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③在生命的接续中,人类生命不断发展,人类精神文明也不断积累和丰富。
3、生命有接续的意义?(七上P92-93)
①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②在生命的传承关系中,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生命。
③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4、为什么要敬畏生命?(七上P94-96)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神圣的。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同样重要。自觉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5、怎样敬畏生命?(七上P96-98 )
(1)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的生命,与他人共同生活。
(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6、如何守护生命?
(1)关注爱护身体。(2)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7、 怎样爱护身体?(七上P100-102)
(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8、为什么要养护精神?(七上P102)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9、怎样养护精神?(七上P103-104)
(1)不过度追求物质,守住自己坚持真善美的心灵。
(2)守护精神家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10、精神发育与物质追求的关系?(七上P103)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2)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3)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11、养护精神为什么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七上P104)
(1)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都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
12、青少年的历史责任?(九下第五课P61)
肩负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国家的栋梁。
13、青少年如何承担时代赋予责任?(九下第五课P61)
①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少年接续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②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14、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九下第五课P62)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15、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九下第五课P63-65)
①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实现中国梦。
②我们要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③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格局,在与世界各国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们的影响。同时,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世界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④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16、为什么要做好职业准备,规划职业生涯?(九下第六课P74-76)
①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②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
③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④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
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
⑥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⑦人们的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17、怎样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九下第六课P75-77)
①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做什么。②加强学习,提高素质,适应岗位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③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18、初中学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意义(九下第六课P80)
初中的学习使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这些都会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9、面对初中毕业的交汇点,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九下第七课P84-86)
(1)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立足现实,脚踏实地走向远方的目标。
(2)我们要理性分析客观条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3)我们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美好前程。
(4)无论身在何处、走向何方,我们都需要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0、踏上新征程的有利条件(九下第七课P90)
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1、青少年怎样踏上新征程,走向未来?(九下第七课P88-91)
(1)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2)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3)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4)我们不仅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注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
(5)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6)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期待,踏上新征程。
学习主题五: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内容要求: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
教学提示:
以“我在社会中成长”为议题,探讨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理解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价值。
核心知识:
本部分内容涉及: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四课第二框《以礼待人》第三框《诚实守信》
(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尊重他人、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等道德要求的内涵、重要性与做法。
(2)遵守公序良俗:
①维护社会公德:(尊重他人、以礼待人、恪守诚信)
②维护公共秩序:社会需要秩序,秩序离不开规则,辩证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遵守社会规则(敬畏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
(3)社会责任感:主人翁精神,担当意识(责任担当的意义),有序参与。
具体知识呈现:
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八上 P23)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种类: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
2、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八上 P23)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种类? ( 八上 P25)
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种类: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4、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的作用?) ( 八上 P25)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5、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八上 P27-28)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6、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 八上 P28-29)
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7、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八上 P30)
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②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8、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 (八上 P31)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9、我们应该怎样积极参与改进规则? (八上 P31)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0、尊重的含义及表现?(八上P33)
(1)含义: 尊敬、重视
(2)表现: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1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八上P33-34)
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12、我们应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八上P35-36)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让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13、什么是礼?主要表现?(八上P37)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14、为什么要做到文明有礼?(八上P37-39)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个人)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国家)
15、怎样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八上P39-40)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16、诚信的含义及地位?(八上P41)
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地位: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17、诚信有哪些重要性?(八上P42-43)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个人)
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企业)
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国家)
18、如何践行诚信?(八上P43-45)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19、国家应如何加强诚信社会建设?(八上P45补充)
①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大执法力度,严惩不讲诚信的违法犯罪行为。
③加强道德建设和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
④建立诚信档案,不断健全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20、参与社会生活有何重要意义(八上P3)
①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④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⑤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本主题已完结
转自:“初中道德与法治朱永辉名师工作室”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