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宁兴胜:让青春的余热在这里发光发热
2023/7/12 9:23:20 阅读:58 发布者:
在农村,“舞蹈”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对于乡村学校的孩子来说,这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但孩子们却能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情绪。这不仅让孩子们快乐,通过系统的学习舞蹈,孩子们也会更加的自信和团结。近年来,我校围绕“德育美誉行动浸润计划”积极推进学生德育美育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2023年3月27日,我们音体美舞四个学院一共八名同学,光荣的成为了第三批“德育美誉浸润行动计划”的支教团队的成员,带着自己的使命,走上了前往支教的路上。当坐上了去往东乡龙泉学校的大巴车时我的内心很复杂,坚定中带着些许迷茫……因为我们大家都带着同样的任务与使命,但真正到了那边,情况会和想象的一样吗?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一切都不得而知。在这之前我曾无数次的想象我即将要去支教的地方,脑海中也出现了无数个画面,想象这边的环境,想象这边的学生,想象这边的一切一切……,但当大巴车驶入学校时,操场的孩子便驻足目视到大巴车停稳,我们刚从车上拉下行李箱时,眼前便已经聚集了一大群学生,他们开心的跳着笑着……。当我接触到他们纯洁而又激动的目光时我的心一下就融化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我的使命,感受到了“老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几个大点的孩子便迅速跑过来说:“老师,我们帮你提上去吧。”谢谢两声还没等我说出口,那两个孩子已经拎着我的行李箱上楼了。那天阳光很好,照得我全身暖暖的,心也暖暖的。
邓校长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指出支教教师在备课时要加强体育美育浸润式体验,强化体育美育课程协同促成体育美育大课堂。指出支教教师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导学生理解美育生活、生长的关联,打造具有地方本土化特色的乡村体育美育课堂,实现浸润式的体验与分享。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用爱培育爱,传播爱,激发爱。这一阶段的支教活动意义非凡,支教教师也表示收获了许多感动、成长和进步。我们相信未来必定可期,传承必定接续,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美的种子,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现在孩子们不仅学习舞蹈,还能学习其他艺术课程。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得很快乐,家长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不仅通过学习舞蹈提升了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德育美誉浸润行动计划”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还为孩子们带来了舞蹈的“美”,让孩子们拥有“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这支教的这些时间里,让我亲身体验到了基层教育的艰辛与神圣,更加坚定了我要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决心和信心。踏出校门,在山区小镇中学支教,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社会的现实,一个人必须要独立的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我的心里却很快乐。因为,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对社会的价值,并且体现着自己的价值,每天过得充实且很有意义。我想这一次的支教,会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件事,就让我青春的余热在这里发光发亮……
作为一名本地的东乡族,这次来到东乡支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缘分,更让我对这边的一切充满了民族情。以后我以扎根西北,服务西北的精神,继续从事舞蹈教育事业,为家乡的德育美誉工作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宁兴胜,东乡族,入党积极分子,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舞蹈学专业,现担任舞蹈学院2020级舞蹈学一班心理委员一职,舞蹈学院学生会心理部部长一职,在校期间荣获甘肃省电视春节联欢晚会“优秀演员”称号。第十七届“海州杯”甘肃省校园艺术大赛三等奖。
转自:“甘肃省中小学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