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教研】依托“四个转型”,提升品质课堂 ——丝路体育在路上
2023/7/7 17:25:10 阅读:70 发布者:
义乌市新丝路学校体育组教研活动
前言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全面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一次次的教研活动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许多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01
组长领航
《篮球多种形式运球的动作方法》
陈老师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篮球运动的间接兴趣。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运动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教学中不断设计兴奋点,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力求突出运球技术的重点:“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突破难点:“手指、手腕柔和用力”,帮助学生建立原地运球的技术概念,知道并能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技术动作。通过游戏“见缝插针”,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及身体灵敏性,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设计了个人和集体两种游戏方法。
《多种形式的连续跳跃活动方法》
何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简单的连续单脚跳、双腿跳、开合跳、弓步换腿跳、单脚起跳摸高等动作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弹跳、平衡、力量等能力。让学生在改变跳跃远度、高度、方向的练习环境中完成多种连续跳跃的游戏方法,掌握连续蹬伸、屈腿缓冲动作,发展灵敏、协调和速度等身体素质,克服畏惧心理,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等优秀品质。同时为以后学习有一定难度的跳跃活动准备体能与技能。
02
组员跟紧步伐
《公共空间和创造性动作》
金老师授课《公共空间和创造性动作》,本节课主要针对一年级的课堂常规问题进行探讨,以个人空间、公共空间以及创造性动作作为载体,对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强化,通过指令、音乐以及哨声对学生的常规进行指引,理解什么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是活动区域。课后一年级的小朋友可以对安全产生了一定的意识,对于规则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进步。
《篮球行进间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白教师通过现场演示和示范,详细讲解了正确的身体姿势、手臂动作和眼神注视等要领,使学生们对这项技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实践演练中,学生们积极配合,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同时,教师还强调了勤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在课后加强训练,并定期参加比赛,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通过这次教研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行进间胸前传接球的技巧,也增强了团队协作和竞技意识,为今后的篮球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跳跃的动作方法》
傅老师针对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主要让学生体验合作跳跃的过程。在技术维度上,以做出多种形式的合作跳跃动作为主,如双人蹲跳、多人跳台阶、多人跳长绳、多人单足跳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跳跃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合作意思、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
《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
楼老师的上课内容是《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球是学生较为容易掌握的技术动作,是学生学习其它传球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出现错误最多的技术动作。在篮球运动中,双手胸前传球要求学生不但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而且注重传球的及时性、准确性、衔接性。
《篮球多种形式传接球的练习方法》
李老师在课的练习安排上,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即面向全体,又注重个性发展,注意运动安全,并采用“小组互助”学习的组织形式来保证课的目标的实现,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能初步了解篮球的起源与发展等知识。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03
集体教研
“破”传统教学 “立”品质课堂
体育教学在遵循内容化零为整体现结构化,组织化整为零体现有效性的原则下,从知识结构化—组织小组化—教法学法问题化—教学评价精准化这样的梯度,在课堂中,“学练三个一”的教学设计,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游戏比赛设置,步步深入,学生学习兴致只增不减;“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实践,学生真正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采用“小组练习”,教师组织放权,真正关注个体差异;采用“捆绑评价”,学生互帮互助,运动能力、健康知识、体育品德同步提升。
转自:“义乌市新丝路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