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品质课堂】研品质课堂,促教师成长--四年级语文教研活动
2023/7/7 17:22:45 阅读:72 发布者:
教研求真提质量
砥砺前行共成长
新丝路四年级语文组教研
精心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教研培训的时间
探讨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
让学科教师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有效的教研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4月中旬,四年级语文组6位老师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01
《白鹅》
孙琰老师执教《白鹅》。孙老师从丰子恺的漫画欣赏导入,为文本阅读奠定了基调。在教学中,不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围绕“高傲”品味细读,体会文章所流露出来的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还努力地让孩子们关注作家是如何表达的。整节课,教师紧扣文本语言特色,以绘制思维导图、诵读想象、情境体验等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字,体味情感。学生既品味了语言的情趣,又习得了表达的技巧,获得了思维的提升。
♦教研促成长
02
《囊萤夜读》
《囊萤夜读》是本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一篇文章,出自《晋书·车胤传》,讲述了车胤少年时勤奋苦读的故事。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而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张素贞老师在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范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巩固、互读评议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突破难点。
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张老师利用类文链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
03
《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是著名童话作家张天翼的作品,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在这一部分,宝葫芦还未正式出场,但已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阅读原作的极大兴趣。教学中,朱丹老师充分发挥童话类文本的特点,紧扣要素,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她组织学生猜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的形象。朱老师引导学生聚焦例段,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在语言实践中发展学生素养。整堂课,老师活动设计目标清晰,任务布置梯度合理,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到达。
♦教研促成长
04
《我们家的男子汉》
朱宇航老师执教《我们家的男子汉》,引导学生用改换小标题的方法,学会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标题中让学生体会“男子汉”的真义。改换小标题是这节课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朱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放手让他们去讨论哪句话更适合来做小标题。学生用文中的人物语言来给文章换小标题,通过人物语言体会片断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既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领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他们的快乐又改变着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教研促成长
05
《芦花鞋》
陈旭英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了著名儿童作家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之《芦花鞋》。本文是该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陈老师引导学生紧紧围绕文前的预习提示――列小标题和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展示课堂的教学。先引导列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到青铜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坚强、节俭,乐于助人。最后,得出主题: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陈老师“长文短教”,让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人地位。
♦教研促成长
06
《芙蓉楼送辛渐》
古诗字字凝练,句句隽永,傅春菊老师在上《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时,重在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触、领悟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通读。师生互读,节奏明快地步入赏析古诗的角色。由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并且为学生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研促成长
课后,四年级的几位语文老师坐在一起,进行认真点评。老师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内容,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新丝路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转自:“义乌市新丝路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