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智慧与碰撞】让化学真正成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023/7/6 9:30:02  阅读:86 发布者:

郑中国际学校 九年级化学 闫珂巍

01

追根溯源,直击问题

提到化学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是可以做实验,没错,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需具备的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就是——科学探究与实践,要想成为“化学大师”,会做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但是学生在接触化学后发现有大量需要背诵的内容,实验目的、现象、结论、化学式等等,化学似乎成了一门记背任务极重的“理科中的文科”。学生在背诵方面压力极大,极易混淆各种物质的颜色、制取气体时收集装置的选择和实验现象。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我听过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面对学生的问题,我们需要回到化学发展的起点——用实验去探究和解决问题。

02

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课堂实操: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

以前上课会用实验视频代替演示实验,但由于学生座位分布原因,往往很多同学并不能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鉴于此,我及时调整,在课堂上能演示或用实验解决的问题都提前准备好相关器材,由老师或学生演示完成。比如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种器材的优点、多孔隔板反应停止的原理,说千遍不如做一遍。

软件助力: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在网课时无法亲自演示实验,为了更好的开展我们的化学教学,于是我们就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引入NB化学实验”软件,尽可能还原、仿真现场实验,这一软件的使用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又可以清晰直观地验证化学现象。比如:气体压强问题是学生学习时的一个难点,有的学生缺乏生活经验,所以难以理解此类问题,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关于压强问题时,我就借用“NB化学实验”验证题目中的现象,所有学生都可以借助此软件进行实验探究,之后再让学生分析问题会相对容易理解。学生自己操作过,对操作顺序,以及看到的实验现象等,比老师塞给他结果然后记背效果好很多。

家庭实验:我参与了,我就热爱了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实操虽然让学生看的清清楚楚,但是毕竟达不到人人动手;虚拟实验让学生的参与度大大提升,但是真实感欠缺。基于以上两点,又考虑到周末书面作业完成的数量和质量往往不尽人意,于是我们大胆尝试换种模式,让学生用现有的材料自主设计并完成家庭小实验,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在化学试验里,孩子们对实验的热爱绽放出一朵朵璀璨的花朵。

03

累累硕果,百花齐放

01

马康:晶体制作历险记

什么离子是蓝色的?什么离子是浅绿色?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和红棕色的氧化铁有什么不同?马康同学抱着对化学实验的极大兴趣,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记录,不仅自主解决以上问题,而且已成为b站上初出茅庐的化学实验区“up主”。

“降温结晶”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吗?如何能获得绚丽的晶体?康康同学经过了很多次失败的尝试,总结出了详细攻略,终于获得了宝石般的晶体。

02

张豪远:可乐探究获惊喜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实验探究不但解决了课堂学习中的难点,有部分同学逐渐展示出善于提出问题并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良好素养,带来了很多意外发现和惊喜。比如张豪远同学,发现菠萝啤中加入食盐能产生大量气泡,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吗?根据我们学的知识,配料中没有能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接着试了可乐和雪碧,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那气泡极可能是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了。再用蔗糖、面粉(分子构成)加进去竟然也能冒出气泡,基本可以排除化学反应了。我和他一起上网查资料,发现是因为粗糙固体的表面,破坏了气体的溶解平衡,会使过饱和的二氧化碳加速溶出。原来著名的可乐—曼妥思实验不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反应!我大大地表扬了这名同学的探索精神,鼓励他在今后遇到问题时可以用实验解决。

探索科学创造未来

03

胡航志:实验探索涨知识

“意外”往往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际遇。胡航志同学在家实验时就发现,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但放置一段时间红色会消失,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使酚酞红色消失的速度也不一样。我和他一起重做了这个实验,确认不是操作失误导致的。通过查文献获知,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10,酚酞变红是由酚式变成了醌式,当碱浓度过大时会将此结构继续反应成醌式酸盐——也就是无色的溶液。这是高中有机化学酚和醌中的一章,但一般不涉及这么深的内容。我感谢小胡让我涨了知识,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04

展望未来,且行且实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或重现课本上、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让直接经验代替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知识变成了鲜活的实验经历。在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等易错点上明显有了改善,优生自主创新设计实验的能力逐步提升,后进生对化学学习也变得更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引入实验,开展“多彩化学实验竞赛”,更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正如高尔基所说:科学的大胆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应该有止境。化学教育之路,“风劲潮涌,我们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我们更需策马扬鞭。”

转自:“郑中国际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