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与碰撞】将情境带入物理学习
2023/7/6 9:28:30 阅读:81 发布者:
将情境带入物理学习
物理教师曹晓光
关于“情境”,在物理组的教研中经常被提及。这主要是因为初中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思维抽象性,因为抽象,所以晦涩难懂,讲起来会相对枯燥,但同时也具有非常明显的实践性,不论是生活实例,还是实验情境都很容易创设,而创设相应的物理情境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当然对于孩子们更直观的体验是增加问题解决的趣味性。
以下为我结合自身教学特点提出的关于情境教学的小想法及尝试。
首先,是从校园生活着手,利用课余时间拍摄物理科普系列视频。
当前短视频传播非常火,我自己在生活中也特别喜欢制作一些简单的短视频来记录生活,科普类博主我关注了很多,通过短视频传播知识,我认为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所以我就想,校园中这么多孩子,物理中这么多的实验,添加一些小剧本就可以变成很多有意思的短视频,这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只是好像还没有人做。
所以上学期我带领一部分孩子拍摄科普短视频。从生活中发现涉及物理小知识的现象,确定主题后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角色分工及拍摄,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这个过程这就像拍一部小电影,中间涉及场景调度、台词走位等很多内容,但是过程并不乏味,孩子们能够体会到一个简单作品背后需要经过多少繁杂的过程。
这个计划因为疫情原因,中间暂停了,但我还是尝试进行了一些视频的制作,觉得方案是可行的。在视频拍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完整的情境过程,增加了趣味性,并因为短视频具有一定的传播影响力,孩子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更严谨。当然这些作品被家长看到后,更多的也是持认可态度,也成为他人了解我们学校的一个窗口。
其次,是创设情景课堂。举个例子,我结合近些年的大型考试发现,物理综合题非常热衷于“一壶水”的问题,为啥呢?因为这壶水涉及的物理知识点比较多啊,比如欧姆定律、挡位问题、内能计算、效率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九年级物理必考点,它全涉及到了。在讲到电功率的应用时,我原想按平时抽调一些典型题型,给孩子们去讲就好了,但是那天我忽然就想,是不是可以改变讲法,将这类题给综合一下,带着孩子们经历一下过程,一步一步地把问题挖出来?
于是我提前十分钟拍了一个视频,我说,同学们,我买了一个水壶,小米的,我不知道它这上面标的参数靠谱不靠谱,今天咱研究研究我家这台水壶,课后作业就是研究研究你家的水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都是现场生成的,孩子们利用学过的知识一步一步解决问题,那节课的互动效果的确比平常讲题效果好了很多,而且作业完成度很不错,家长拿着手机拍,孩子经历过程,然后计算,我觉得孩子们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了,这的确比干巴巴的卷子上“小明家的水壶”更好一些,学习目标也更容易达成。
最后,是设置动手作业。我发现学生周末作业完成效率一直不高,既然这样,不如更多地做一些动手作业,孩子经历了动手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还能寓教于乐,何乐不为呢。
于是当我们讲到电能表的时候,正好网课在家,我就让孩子们去看一看家里的电表,解读一下电表参数的信息,查一查家里的电费账单以及郑州的电费,算算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电,这些真实的数据,肯定是比写几个填空题印象来的更深刻的。
我觉得以上这些方法也能给孩子们一些另类、新奇的感觉,只要孩子们对知识产生了兴趣,后面的很多事情就变得更容易切入了。
转自:“郑中国际学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