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标三实】追寻语文阅读之光,落实课标精神——上街区曙光小学语文“1+X”整合教学活动
2023/7/5 17:04:25 阅读:119 发布者:
上街区曙光小学语文阅读一直坚持以能力为重,深入推进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开展“语文阅读”活动,实施“1+X”整合教学,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建立陪伴成长、促进学生真正学习的持续阅读保障措施。
近期,由陈玉娟老师执教的《墨梅》,在梳理了梅色、梅香后,为了深化学生对梅魂的理解,对王冕淡泊品质的认识,联读了王冕的《白梅》、王安石的《梅花》、卢钺的《雪梅》,通过“1+X”的阅读教学,加强了阅读的整合互补与联结,侧面体现王冕志向远大、不随波逐流、高洁的人格特点,深化了学生对王冕人格的认识。
李艳明老师执教的《我变成了一棵树》主要写的是“我”为了躲避妈妈的唠叨,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奇特的树,最终理解了妈妈是对自己最好的人。无边的想象过后回归到现实,回归到妈妈的怀抱,充满温情。《搬运大赛》也是同步解析里与教材中的课文衔接紧密的选文,以做梦变身“蚂蚁”为线索,引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通过以文带文的方法,让学生读一读《搬运大赛》这篇文章,看看其他奇特的想象,能够对课文情节进行一个很好的补充。通过“1+X”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想象的魅力,走进文本,领悟大胆想象的神奇有趣。
“语文阅读”活动实施策略的核心为“1+X”单元教学。“1”指的是教材中的课文,通过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习得方法,且能举一反三,发挥“精读课文”的教学引领价值。“X”指的是若干篇略读课例和扩展文章的学习,是对“精读课文”的拓展延伸,学生通过对多篇文本的阅读,巩固精读课所学,反三归一,形成能力。两位教师备课时从全局着眼,用心研读文本,根据每篇文本角度,按认知、实践、迁移分布到每一环节,实现“一课一得”,课内、课外阅读内容的良性联动,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让语文课堂有深度有广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五彩斑斓的远方。
阅读是长期的、没有终点与止境的“自我教育”,可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引导学生打开阅读之门,使其爱上阅读,从而将阅读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愉悦,一种享受,更可以是一种境界。
转自:“郑州市上街区曙光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