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乐课堂共研讨 交流提高促提升丨桥航路小学数学教研组乐学课堂研讨小结
2023/7/5 16:21:01 阅读:70 发布者: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登上巅峰”。为进一步打造“乐学课堂”,提升数学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桥航路小学于3月22日至4月12日进行了数学课例研讨活动。
低段数学组:
高玉洁老师精心设计课堂上的问题串,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深层探索;韩艳飞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所思所得,主体地位发挥到极致;李慧慧老师使学生在不断地总结中得到提升;林元圆老师的课堂板书和课堂设计令所有人眼前一亮;李彦老师让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中得到许多的方法和经验;焦明明老师使学生在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看透问题的实质。
张雨晴老师所提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直击课堂核心,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张阳老师让学生充分展示和表达,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崔昭慧老师的课堂感染力强,使学生能够沉浸式学习;孙秀娟老师结合学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快乐学习;隆盼红老师课堂效率很高,总结归纳十分精辟。
邱梦霞老师巧妙铺垫,破解难点于无形;牛春婷老师完美驾驭课堂,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数学表达方面都非常突出;马伟玲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刘铭扬老师难点突破方式巧妙,难题破解方法多样,课堂语言精准凝炼,让学生心生向往,充分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贾芳丽老师直击问题核心,带领学生科学分析,巧妙解答,教会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大厦。
高段数学组:
薛笋老师以视频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化繁为简,让学生通过列表、画图自己发现鸡兔同笼的奥秘;张丹老师通过设计有趣的情景,链接真实世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在“折、拼、量”的过程中,最终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尚珍珍老师执教的是《小数加减法》,以购买数学阅读书籍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从最开始借助直观理解算理,接着逐步操作思考,最终聚焦到计数单位,发现知识的本质。
郭若曼老师执教的是《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通过实验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明白求不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整节课聚焦转化思想,联系数学文化,打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冉娟娟老师为学生创造了“做中学”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种感官直接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中体验成功、获得进步,使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的何会娟、孟欣、张娜三位老师执教的都是《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何会娟老师采用自主学习、同桌互助、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将课堂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孩子们既收获了知识,也提升了能力。孟欣老师以南水北调的大情景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张娜老师重视学生思维的起点,找准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旧题新做中,做出创新,让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楚红霞老师和禹晓辉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进步,做到了真正放手。
学校特别邀请区教研员赵慧敏老师,对我校数学教学给予指导。针对尚珍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和焦明明老师执教的《 100以内数的认识—解决问题》这两节课,赵老师指出不管是计算课型,还是解决问题课型,都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读题,寻找有用的信息,用问题串引领课堂,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坚持素养导向,以学定教,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活动的最后,闫校长做精彩的了点评,闫校长指出:所有的老师们都非常认真地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研,对学生的评价有针对性,能够抓住闪光点,给出指导性的意见,不仅让学生知道改正的方向,更提高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出错,让学习真实有效地发生。
一次磨砺,一次成长,每一次展示课都是自我提升的契机,通过这次活动,全体数学老师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将持续研究仁乐课堂,让数学素养在课堂上生根发芽。
转自:“郑州航空港区桥航路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