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问答最小化  关闭

万维书刊APP下载

聚焦“双新”推进 着力课程再构:特色普通高中“双新”推进中的思考及探索

2023/7/3 17:10:55  阅读:84 发布者:

【摘 要】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的大背景下,特色普通高中的再发展应依据国家“双新”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发展新思路,基于重点领域推动校本实践,依托研究项目引领系统实施。学校着力课程再构,积极探索国家课程和学校特色发展的融合,提升“双新”实施品质。

【关键词】“双新”推进  特色发展  课程再构

在全面实施“双新”的大背景下,结合特色发展新思路,我校以课程再构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双新”。

一、依据国家要求思考高质量落实

我校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中心,在近70年的办学进程中,学校一直是上海市一期和二期课改的研究基地和实验学校,教师始终走在课程教学改革前列。2019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成为上海市唯一一所金融素养培育特色高中,在特色课程建设、育人模式建构、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学生金融素养测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双新”工作全面推进和学校特色高中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双背景下,我校将“双新”工作凝炼为“强素养培育,提特色品质”,即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以学校金融素养培育为特色,落实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基于全面实施“双新”的大背景,我校思考在原有金融素养培育内涵的基础上,对金融素养培育的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将金融素养培育与培根筑魂、启智立人紧密结合起来;将金融素养培育特色抽象化,即虚化金融知识,强化金融思维,夯实金融意识,从而将金融素养培育与国家课程更好地融合。此外,基于“双新”改革的要求,我校还需对特色课程群进行系统性和结构化架构,打造一批基于金融实验室的特色课程,从而通过金融素养培育这一支点更好地撬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现。我们的愿景是,通过金融素养培育特色课程重构,全面推进“双新”工作,将学校建设成在全国学生金融素养培育中有影响力的优质特色高中。

基于此,我校确立了“双新”实践研究的目标:指向五育融合的育人方式改革需要整体推进;特色发展与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需要协同发展;“双新”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持续深化;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需要不断提升。

二、基于重点领域推动校本实践

“双新”推进应培训先行,以课程再构为切入点,课堂教学和学生指导为重要环节。基于校情和学情,寻找重点领域突破,是我校“双新”校本实施的重要课题。

1.突破重点领域,推动“双新”研究实践

为了高品质实施“双新”,基于学校发展需要和已有基础,我校将研究实践重点领域确定为:课程建设方面为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教学改革方面为学科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教研工作方面为校本教研工作创新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我校确定了研究实践的主要内容:构建既符合五育融合要求又兼具金融素养培育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凝练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又显现金融素养培育的课程实施的策略和路径;形成既聚焦学科要素,又彰显学科德育的东昌中学教学新样态;架构既突出实践性,又聚焦实效性的校本研修体系。其中,构建既符合五育融合要求又兼具金融素养培育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为研究实践内容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通过课程建设撬动育人方式的变革,推动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着力课程再构,需要再构“双新”背景下金融素养培育的特色课程图谱;构建以金融素养培育纵向衔接年级分布、横向贯通国家课程且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形成“双新”背景下基于素养培育的学校整体课程方案等,通过课程再构和实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见下图)

2.坚持研修为本,加强“双新”实施保障

“双新”研究实践的高质量、高规格实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重要的保障。做好以师德师能提升为核心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建立基于教师需求和问题导向的系统性培养培训工作机制,是提升教师“双新”实施的关键内容。我校非常重视架构既突出实践性又聚焦实效性的校本研修体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

一是关注研修内容的创新,即围绕“双新”设计内容,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二是关注研修方式的创新,即立足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要求,创新研修方式,主题化、序列化地落实研修任务,突出校本研修的实践性;三是关注研修评价的创新,即基于目标导向和实证分析,科学设计校本研修的评价指标,聚焦研修的实证性和实效性。

三、依托研究项目引领系统实施

项目引领是我校一直以来的开展实践研究的好方法。如何在项目运行机制的推动下,有重点有步骤地全面推进“双新”,展开国家课程和特色课程统整设计的研究及实践,对于“双新”的创造性、高品质、有效性落实,具有重要价值。

1.龙头课题引领顶层设计

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和“双新”实施的双重背景下,我校区级重点课题《基于金融素养培育的优质特色高中课程体系再构研究》,着力于课程体系再构的实践研究,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从上海三类向国家三类转型,实现与金融素养培育特色课程形成有机整体,完成面临的新挑战。课题项目由全体教师参与,从以下六个子项目展开实践研究:开展基于金融素养培育的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目标研究;再构既符合五育融合要求又兼具金融素养培育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凝练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又显现金融素养培育的课程实施的路径及策略;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路径及策略;探索基于金融素养培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及策略;建构基于金融素养培育的优质特色高中建设的保障机制。

2.学科育德研究提升育人高度

我校突出思政课的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2020年以来,先后立项了《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元素开掘与实践研究》和《思想政治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浦东开发3开放30周年故事为例》两个市、区级思政类课题。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坚持“五育”融合,构建全面培养体系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224A刊,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校长)

转自:“第一教育专业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 万维QQ投稿交流群    招募志愿者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9-2015豫ICP证合字09037080号

     纯自助论文投稿平台    E-mail:eshuk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