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人工智能助力 “自能课堂”精彩绽放
2023/7/3 10:02:06 阅读:86 发布者:
人工智能助力 “自能
课堂”精彩绽放
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作为郑州市金水区智慧教育项目第一批重点建设学校,始终秉承“自教育”哲学,坚持“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立足课堂教学,聚焦学生五育素养提升。
自2018年学校启动智慧课堂探索以来,逐步形成了“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新课标新素养的目标导向,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新型教与学关系,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在2021年开拓构建“两驱三化”精准教学。
智慧课堂探索两大阶段
01
探索期——模式研究搭建
2021年9月,郑州市第七十一中学作为金水区第一批智慧教育建设学校,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统筹规划将智慧课堂重点建设成金水区特色课堂,七年级10个班先行先试,把智慧课堂常态化应用于教学教研活动中。
经过一年的常态化应用,2022年9月,学校提出了“两驱三化”的精准教学。以智能化的“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力,推动课堂教学的“情境化”、“精准化”、“个性化”,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等教学活动进行精准化、差异化实施,助力学生进行情境化、个性化学习,从而提高智慧课堂的精准性和高效性,实现更高水平的教师精准教和学生个性学,促进提质增效。
“两驱三化”精准教学模式
02
实践期——学科应用实践
教学模式解读
2023年3月,学校开展了“两驱三化”精准教学启动会,结合各学科特点组织教师进行解读分享与应用指导培训,并根据教师在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疑惑,每周进行应用答疑,将常见问题汇总精准分析,进一步提炼,细化实施流程。
智慧课堂应用指导
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2023年5月,学校开展了“两驱三化”精准教学推进会及学科教学应用评比活动。各学科组制定了课堂教学校本研磨方案,并结合新课标和大单元整体课程设计,开展以学科为主体的工作室教研磨课活动。此外,学科组还制定了听评课活动计划,每周选出1节课,组织学科教师开展集体听评课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学模式学科教研推进会
学科组教研磨课
经过教研组集体打磨和设计,最终陈梦园老师、魏露老师、郝君晖老师的教学课例脱颖而出,她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方面展现出了学科特有的亮点和特色,同时也呈现出了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教学决策的数据化、师生互动的立体化、评价反馈的即时化以及资源推送的精准化等课堂新样态。
陈梦园老师课堂教学
魏露老师、郝君晖老师课堂教学
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赋能下,学校教师在各项比赛中硕果累累。在2023年金水区第十六届希望杯暨第七届金硕杯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中,有10位教师获得一等奖,其中郝君晖老师在郑州市学科教研会,陈梦园老师、周艺超老师在金水区学科教研会上进行了优课示范展示。此外,王曦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第二十四届河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比赛,并成功晋级省赛。
周艺超老师双杯赛优秀课例展示
郭晓菲老师双杯赛
决赛现场
学生参加河南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比赛
今后,学校将会持续组织学科组优秀教师总结经验,开展集中座谈交流分享等活动,在全校进一步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提升学科组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营造互帮互助、比拼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助力“自能课堂”构建数字化教育环境下新型的课堂教学新生态,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转自:“郑州71中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