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本学期,江浦实小语文组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浦口区大情怀育人体系下“善学”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口,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全体语文教师团结协作,踏踏实实地开展教研工作,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力争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开学初,语文组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课改理念为导向,以《浦口区大情怀育人体系下善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为引导,认真制定好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开学第一周,语文组教师集中学习,明确本学期教研工作安排。各位老师都能够依据教研计划进行谋划分工,扎实推进教研计划。
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双减”要求的核心主题。浦口区制定《浦口区大情怀育人体系下善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语文组教师在组长刘雅婧老师带领下,认真研读方案内容,深刻领悟方案思想,切实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明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限时讲授、合作互助、踊跃展示”的课堂教学要求,以生为本,赋能课堂,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语文组明确常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备课、教学、作业等各个环节,落实长效管理和阶段式检查的措施,从语文课堂出发,从学生发展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实现高效课堂。
语文组教师把“善学”课堂的理念贯彻在“研课”“磨课”“评课”“赛课”活动中。
本学期语文组全体老师团结协作,踏踏实实开展教研活动。市级、区级、校级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引领语文组教师快速成长。
听课评课促成长
语文组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落实观课、评课、总结三个环节,加强组内教师之间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本学期教研活动中,语文组组织了五次常态课的听评课活动,分别是姜赟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 朱琳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猫》、钟孝丹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李倩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曹鹏程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五位老师能够深入研读新课程标准,按“善学”课堂的要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教材特点认真备课,教研组充分发挥集体力量,集思广益,最终执教老师为全组语文老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课后,老师们以备课组形式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本节课呈现的亮点,提出本组内研讨出的改进意见。
“独行速,众行远”,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次思维的碰撞,老师们以活动为契机,认真备课,扎实教研,锤炼师能,助力成长。
师徒结对共成长
教育的薪火传递不止,方能青蓝相继,弦歌不辍。语文组安排师徒结对的老师们互相听课、评课。师傅认真做好 “传、帮、带”工作,徒弟以师傅为榜样,多听、多问、多看、多思、多学。师徒携手前进,同生共长,共同进步。
“一支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徒之间,良师益友,且思且行;携手共进,共同前行;共学共勉,教学相长。
线上研修助成长
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进行语文教师的培训。
1.外出听课助成长
2.网络观摩助成长
虽是线上培训,语文组老师们热情高涨,他们都聚精会神聆听,专心摘录。
3.观后反思助成长
老师们认真记录学习内容,将所听、所学、所悟于笔尖记录,领会于心,并积极撰写学习心得并在组内交流。
教学比武促成长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进浦口区大情怀育人体系下“善学”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参赛教师认真准备,备课组、师徒对积极参与指导,为参赛教师搭建平台,蓄力成长。
百舸争流竞风采,善学课堂显真功。“善学”课堂教学大赛,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带动了更多教师讨论教学、钻研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语文组举办了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
1.《满江红》观后感撰写
2.“雏凤书香”实小讲坛活动
3.课前三分钟
4.校园读书节活动
5.汉字文化节《舌尖上的节气》节目展评
6.校园图书跳蚤市场
丰富的校园活动,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扩大学生交际圈,更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千帆过尽,坚韧依旧;勤耕不辍,硕果累累。这一路走来,忙碌又充实,丰富亦精彩!
集体荣誉——区“汉字文化节”展评活动特等奖
学生获奖
教师获奖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走得有多远,无论收获多少荣光,江浦实小语文组都将以如磐初心凝聚奋斗的力量,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转自:“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